缩略词表 | 第1-8页 |
中文摘要 | 第8-1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1-14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4-21页 |
·论文的选题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7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基础理论 | 第21-39页 |
·癫痫发病机制 | 第21-25页 |
·癫痫发病的神经生理机制 | 第21-23页 |
·癫痫病灶的病理形态特点 | 第23-24页 |
·癫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神经递质和蛋白表达 | 第24-25页 |
·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| 第25-29页 |
·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 | 第26-28页 |
·通交变电流的“O”型线圈产生感生电场的仿真 | 第28-29页 |
·经颅磁刺激抑制癫痫发作的机制探讨 | 第29页 |
·癫痫的宏观电生理表征--脑电 | 第29-31页 |
·脑电的产生机制 | 第29-30页 |
·癫痫脑电的产生机制 | 第30-31页 |
·癫痫的微观电生理表征--神经元(群)放电的编码模式 | 第31-34页 |
·平均频率编码 | 第31-32页 |
·神经元(群)放电脉冲间的ISI编码理论 | 第32-34页 |
·脑电和ISI的混沌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混沌 | 第34-35页 |
·相关维数--混沌定量指标之一 | 第35页 |
·细胞凋亡和TUNEL法检测的基本原理 | 第35-36页 |
·磁共振波谱分析 | 第36-39页 |
第三章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和方法 | 第39-52页 |
·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0-4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2-51页 |
·动物模型 | 第42-43页 |
慢性颞叶癫痫大鼠的制备和认定 | 第42-43页 |
动物分组 | 第43页 |
·rTMS的方法和刺激参数的确定 | 第43-44页 |
rTMS方法 | 第43页 |
rTMS参数选择 | 第43-44页 |
·rTMS抑制大鼠癫痫发作的验证实验 | 第44-51页 |
海马皮层脑电的测取及相关维数计算 | 第44-45页 |
海马神经元(群)放电测取及神经编码 | 第45-46页 |
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检测 | 第46-47页 |
神经递质的核磁共振成像及波谱分析 | 第47-49页 |
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 | 第49页 |
免疫组化方法的实验步骤 | 第49-51页 |
·统计学处理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研究结果 | 第52-90页 |
·氯化锂-匹罗卡品所致颞叶癫痫大鼠模型的证实 | 第52-64页 |
·行为观察结果 | 第52页 |
·脑电及其相关维数 | 第52-54页 |
·影像学特征改变 | 第54-58页 |
·氯化锂-匹罗卡品所致慢性期颞叶癫痫大鼠的病理改变 | 第58-64页 |
·“O”型磁刺激线圈在大鼠海马处的感生电场强度E_0仿真结果 | 第64-66页 |
·rTMS对皮层和海马脑电的影响 | 第66-70页 |
·低频rTMS对癫痫大鼠海马脑电相关维数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低频rTMS对正常大鼠海马脑电相关维数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·过量低频rTMS作用对大鼠脑电相关维数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·低频rTMS对海马神经元(群)放电编码模式的影响 | 第70-75页 |
·低频经颅磁刺激对海马神经元(群)的平均放电频率影响 | 第70页 |
·rTMS对海马神经元ISI序列编码的影响 | 第70-75页 |
·rTMS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| 第75-78页 |
·颞叶癫痫大鼠海马CA_3神经细胞凋亡 | 第75-76页 |
·施予适量的低频rTMS后,颞叶癫痫大鼠海马CA_3凋亡细胞明显减少 | 第76-78页 |
·低频rTMS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代谢影响的~1HMRS研究结果 | 第78-81页 |
·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代谢的~1HMRS研究 | 第78-80页 |
·低频rTMS后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代谢改变的~1HMRS研究 | 第80-81页 |
·低频rTMS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区的电镜研究结果 | 第81-84页 |
·低频rTMS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c-fos和NGF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84-90页 |
·适量的低频rTMS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区c-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84-87页 |
·适量的低频rTMS对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区NGF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87-9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90-94页 |
·颞叶癫痫发病机制 | 第90-91页 |
·低频rTMS抑制癫痫发作的机制 | 第91-94页 |
第六章 讨论 | 第94-102页 |
·适量rTMS和抑制颞叶癫痫中的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 | 第94-95页 |
·关于适量rTMS具有神经保护性机制的讨论 | 第95页 |
·癫痫海马神经元(群)放电编码模式和发病机制关系的探讨 | 第95-98页 |
·关于海马神经元(群)放电模式中放电脉冲平均频率 | 第96页 |
·放电脉冲间隔序列 | 第96页 |
·放电脉冲序列幅值 | 第96-98页 |
·rTMS在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| 第98-102页 |
·临床rTMS刺激强度和主要参数的选用 | 第99页 |
·应用rTMS的方法探讨 | 第99-100页 |
·rTMS的安全性 | 第100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-114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114-115页 |
综述: 经颅磁刺激在癫痫中的应用 | 第115-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