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组合结构论文

加肋预应力穹顶结构的动力及稳定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8页
 1.1 穹顶结构的发展第7-10页
 1.2 穹顶结构的分类第10-12页
 1.3 穹顶结构的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1.4 一种新型预应力穹顶体系第15-16页
 1.5 本文所研究的结构形式及主要工作第16-18页
第二章 加肋预应力穹顶结构的自振特性第18-25页
 2.1 结构自振特性的基本理论第18-19页
 2.2 加肋预应力穹顶结构的自振特性第19-23页
  2.2.1 自振频率第19-20页
  2.2.2 振形图第20-23页
 2.3 不同矢跨比、预应力下的基频第23-24页
 2.4 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 加肋预应力穹顶结构的动内力分析第25-55页
 3.1 反应谱基本理论第25-32页
 3.2 时程分析法的基本理论第32-34页
 3.3 时程分析法、谱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及其比较第34-36页
  3.3.1 结构无预应力的情况第35-36页
  3.3.2 结构施加了预应力的情况第36页
 3.4 时程图分析第36-53页
  3.4.1 结构动内力的时程图分析第37-45页
  3.4.2 结构位移的时程图分析第45-53页
 3.5 矢跨比和质量的参数分析第53-54页
 3.6 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四章 布索对加肋预应力穹顶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第55-60页
 4.1 不同布索对结构基频的影响第56页
 4.2 不同布索对结构动内力的影响第56-58页
 4.3 不同矢跨比下布索对结构动内力的影响第58-59页
 4.4 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 加肋预应力穹顶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第60-76页
 5.1 基本理论第60-68页
  5.1.1 几何非线性的基本概念第60-61页
  5.1.2 非线性问题的一般解法第61-66页
  5.1.3 屈曲问题第66-68页
 5.2 加肋预应力穹顶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第68-75页
  5.2.1 线性解与非线性解的比较第68-71页
  5.2.2 结构屈曲分析第71-74页
  5.2.3 矢跨比参数分析第74-75页
 5.3 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六章 结束语第76-78页
 6.1 本文主要结论第76-77页
 6.2 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塘子凹矿段锡铜共生硫化矿选矿工艺研究
下一篇:铝基水系金属微粉涂层工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