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汇兑、对外金融关系论文

我国利用外资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

第一部分 国际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及影响第1-22页
 一、 国际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况第8-9页
 二、 国际资本流入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第9-16页
  (一) 银行体系的风险第10页
  (二) 资本市场的风险第10-12页
  (三) 资本流入对汇率的影响第12-14页
  (四) 外债风险第14-15页
  (五) 资本流动的逆转第15-16页
 三、 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过程中金融风险的根源探讨第16-22页
  (一) 资本账户开放过早第16-19页
  (二) 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第19页
  (三) 流入的资本运用不当第19-20页
  (四) 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0-22页
第二部分 我国利用外资的金融风险隐患第22-36页
 一、 我国金融部门尚未完全市场化第22-25页
  (一) 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抗衡风险能力较低第22-23页
  (二) 证券市场很不规范第23-25页
 二、 资本账户开放后的风险第25-28页
  (一) 货币政策有效性同汇率稳定性之间的冲突第25-26页
  (二) 影响贸易收支平衡第26-27页
  (三) 容易引起国际游资的冲击第27-28页
 三、 外债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8-30页
 四、 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第30-36页
  (一) 外资来源地过于集中,用资方式单一第30-32页
  (二) 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第32-34页
  (三) 外资对内资起到排挤作用第34-36页
第三部分 我国利用外资的金融风险控制措施第36-45页
 一、 资本账户开放应稳步进行第36-39页
  (一) 实现利率市场化第37-38页
  (二) 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38-39页
 二、 选择适当的货币冲销操作手段第39-41页
  (一) 回收再贷款不再适合于操作第39-40页
  (二) 其它冲销工具利弊评价第40-41页
  (三) 我国应当将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主要的冲销手段第41页
 三、 促进外债运行方式的调整与外汇市场运行的协调第41-42页
  (一) 外债运行方式的调整第41-42页
  (二) 加强外债运行机制与外汇市场运行的协调第42页
 四、 积极开拓利用外资的方式,使利用外资形式多元化第42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后记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
下一篇:证券市场的会计规范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