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研究
引言 | 第1页 |
第一章 信息披露是健全股票市场的重要内容 | 第7-20页 |
·有效市场有助于实现对资源合理配置 | 第8-10页 |
·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分析 | 第10-12页 |
·不对称信息使资源配置低效 | 第12-14页 |
·我国股市内部人控制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股票市场要求信息披露 | 第15-18页 |
·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利益 | 第15-16页 |
·“搭便车”效应和市场失误 | 第16-17页 |
·监管部门必然要求信息披露 | 第17-18页 |
·披露信息不能是无限的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风险是上市商业银行披露信息的核心 | 第20-33页 |
·定义及概述 | 第20-23页 |
·银行风险的定义 | 第20-21页 |
·银行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| 第21页 |
·我国银行风险的特殊原因 | 第21-22页 |
·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的关系 | 第22-23页 |
·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其披露信息的特殊性 | 第23-25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简况 | 第25-29页 |
·资本充足率偏低 | 第27-28页 |
·治理结构有待调整 | 第28页 |
·竞争力不强 | 第28-29页 |
·银行上市信息披露是关键 | 第29-33页 |
·商业银行上市对股市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·市场对上市银行风险披露有更高的要求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| 第33-45页 |
·《巴塞尔协议》及资本充足率标准 | 第33-37页 |
·《巴塞尔协议》主要内容 | 第34-36页 |
·《巴塞尔协议》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贷款五级分类 | 第37-45页 |
·贷款分类的意义 | 第37-38页 |
·国际上的贷款分类与准备金制度 | 第38-39页 |
·贷款分类对准备金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·普通准备金与专项准备金比较 | 第41页 |
·我国银行业以前的贷款分类制度和呆账准备金制度 | 第41-43页 |
·我国的新的贷款分类制度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披露分析 | 第45-54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分类分析 | 第45-50页 |
·信用风险披露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流动性风险披露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利率风险披露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汇率风险披露分析 | 第49页 |
·操作风险披露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其它风险披露分析 | 第50页 |
·综合评判模型 | 第50-54页 |
·参数的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参数的确定 | 第51-52页 |
·指标体系及评语集的建立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披露实证研究 | 第54-61页 |
·《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》评析 | 第54-57页 |
·几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招股说明书分析 | 第57-61页 |
·深发展招股说明书分析 | 第57页 |
·浦发银行招股说明书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民生银行招股说明书分析 | 第59-6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1-67页 |
·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要点 | 第61-63页 |
·商业银行上市风险披露建议 | 第63-67页 |
附录: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号 | 第67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后记与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