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刑事陪审制度
前言 | 第1-8页 |
第一章 陪审制度的沿革 | 第8-16页 |
一、 陪审团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| 第8-13页 |
1. 古代陪审团制度 | 第8页 |
2. 中世纪陪审团制度 | 第8-9页 |
3. 近、现代英美陪审团制度 | 第9-13页 |
二、 参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3-16页 |
1. 中世纪参审制度 | 第13页 |
2. 近、现代参审制度 | 第13-16页 |
第二章 陪审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16-24页 |
一、 陪审制度与实体真实 | 第16-21页 |
1. 实体发现 | 第16-20页 |
2. 适用法律 | 第20-21页 |
二、 陪审制度与程序公正 | 第21-24页 |
1. 概论 | 第21-22页 |
2. 陪审制度为实现程序公正提供外部环境或条件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我国陪审制度概况 | 第24-31页 |
一、 我国陪审制度的沿革 | 第24-27页 |
1. 古代陪审制的渊源 | 第24页 |
2. 我国现代陪审制度的沿革和发展 | 第24-27页 |
二、 我国现行陪审制度的特点 | 第27-31页 |
1. 陪审员代表范围的不全面性 | 第27-28页 |
2. 陪审的任意性 | 第28-29页 |
3. 陪审的难以操作性 | 第29-30页 |
4. 陪审员职能的扩张性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我国陪审制度的完善 | 第31-46页 |
一、 我国陪审制度的选择 | 第31-42页 |
1. 是否保留陪审制度 | 第31-35页 |
2. 选择何种陪审制度 | 第35-42页 |
二、 完善我国陪审制度的几点设想 | 第42-46页 |
1. 制订陪审法 | 第42页 |
2. 完善具体制度 | 第42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资料 | 第47-49页 |
后记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