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--按米的粘性分论文

栽培稻籼粳亚种间遗传差异及分子标记初步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英文摘要第6-14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4-46页
   ·核糖体DNA非编码区在植物系统学中的研究进展第14-21页
     ·核糖体DNA(nrDNA)内转录间隔区ITS的研究进展第15-20页
     ·核糖体DNA IGS序列在植物中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·分子标记在水稻中的应用第21-43页
     ·SSR标记在水稻的研究进展第21-29页
     ·ISSR标记及其在水稻研究中的进展第29-33页
     ·SRAP分子标记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33-40页
     ·TRAP分子标记的应用第40-43页
   ·本实验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第43-46页
第二章 栽培稻种内RDNA基因ITS序列分析及系统学意义第46-55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6-49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9-53页
     ·栽培稻种内ITS序列变异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·栽培稻籼粳亚种ITS序列遗传距离及系统树构建第51-53页
   ·讨论第53-55页
第三章 栽培稻种内RDNA基因IGS序列分析及系统学意义第55-66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55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7-63页
     ·栽培稻种内IGS序列长度和G+C含量比较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栽培稻籼粳亚种间IGS序列比较分析第58页
     ·粳亚种内IGS序列比较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籼亚种内IGS序列比较分析第59-62页
     ·栽培稻种内IGS序列系统树构建第62-63页
   ·讨论第63-66页
第四章 籼稻和粳稻亚种间特异性分子标记的研究第66-9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67-70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67-69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69-7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0-86页
     ·4种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·籼稻和粳稻亚种间特异性分子标记分析第71-73页
     ·籼型杂交稻亲本的籼粳特异分子标记的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 ·爪哇稻中籼粳特异分子标记的分析第74页
     ·普通野生稻中籼粳特异分子标记的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固定引物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基因特点及相关性状分析第75-80页
     ·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 ·SSR、ISSR、SRAP、TRAP聚类分析第81-84页
     ·结合SSR、ISSR、SRAP、TRAP分子标记构建的树状图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四种分子标记的相关性分析第85-86页
   ·讨论第86-90页
第五章 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ITS序列遗传规律分析第90-108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90-93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90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90-93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93-105页
     ·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及程氏指数变化规律第93-99页
     ·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ITS序列纯合规律分析第99-105页
   ·讨论第105-108页
主要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设想第108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26页
附录:博士在读期间已经发表和拟发表的论文第126-127页
致谢第127-128页

论文共12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部崛起与湖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
下一篇:外磁场引导下顺磁纳米铁核素靶向输运特性的数值模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