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(一) 案情介绍 | 第11页 |
1.法院支持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诉讼请求的案例 | 第11页 |
2.法院驳回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诉讼请求的案例 | 第11页 |
(二) 以上案例所引出的问题和争议 | 第11-12页 |
1.消极说 | 第12页 |
2.积极说 | 第12页 |
二、夫妻间侵权的基本理论 | 第12-15页 |
(一) 夫妻间侵权的概念及特征 | 第12-14页 |
(二) 夫妻间侵权的类型 | 第14-15页 |
1.根据侵权行为人的行为方式划分 | 第14页 |
2.根据侵权行为侵害的内容不同划分 | 第14-15页 |
三、建立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| 第15-18页 |
(一) 有利于更好地救济婚姻当事人的权利 | 第15-16页 |
(二) 有利于维护法律统一性 | 第16页 |
(三) 有利于实现男女平等、促进社会和谐 | 第16-17页 |
(四) 有利于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 | 第17-18页 |
四、建立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可行性 | 第18-21页 |
(一) 建立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1.人权理论基础 | 第18页 |
2.侵权行为法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(二) 建立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依据 | 第19页 |
(三) 建立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物质基础 | 第19-20页 |
(四) 建立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有他国的经验借鉴 | 第20-21页 |
五、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| 第21-28页 |
(一) 夫妻人身权利之完善 | 第21-23页 |
1.请求同居权 | 第21-22页 |
2.要求对方忠实的权利 | 第22页 |
3.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 | 第22-23页 |
(二) 夫妻财产权利之完善 | 第23-26页 |
1.特定条件下适用法定非常财产制的权利 | 第23-24页 |
2.明确配偶"特留份权" | 第24-25页 |
3.明确配偶一方享有变更和撤销约定财产的权利 | 第25-26页 |
(三) 夫妻间侵权的损害赔偿承担方式之完善 | 第26-28页 |
1.建立强制终止夫妻共同财产制 | 第26页 |
2.建立债权凭证制度 | 第26-27页 |
3.建立延迟赔偿制度 | 第27页 |
4.限制侵害一方的财产处分权 | 第27-28页 |
结语 | 第28-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2页 |
致谢 | 第32-33页 |
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| 第33-34页 |
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| 第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