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引言:寻求自由与秩序的平衡点 | 第12-16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二、比例原则:自由与秩序的平衡器 | 第13-14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比例原则的解读与研究、实践现状 | 第16-27页 |
一、比例原则的含义 | 第16-19页 |
(一) 妥当性原则 | 第17页 |
(二) 必要性原则 | 第17-18页 |
(三) 均衡性原则 | 第18页 |
(四) 三者之间的关系 | 第18-19页 |
二、比例原则的起源与产生 | 第19-21页 |
(一) 比例原则的思想渊源 | 第19-20页 |
(二) 传统意义上之比例原则的产生——从德国的警察法开始 | 第20-21页 |
(三) 现代意义上之比例原则的产生 | 第21页 |
三、比例原则的发展 | 第21-25页 |
(一) 比例原则在德国的实践与发展 | 第22-23页 |
(二) 比例原则在其它国家(地区)的实践 | 第23-25页 |
四、我国关于比例原则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比例原则之于刑事侦查之价值分析 | 第27-37页 |
一、现代法治理念的需要 | 第27-31页 |
(一) 侦查法治化需要有比例原则的调整 | 第27-28页 |
(二) 人权保障理念之要求 | 第28-30页 |
(三) 追求侦查价值之平衡的需要 | 第30-31页 |
二、侦查权的运行需要比例原则 | 第31-37页 |
(一)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界分 | 第31-33页 |
(二) 侦查权的本质特征 | 第33-35页 |
(三) 结论:比例原则有利于规范侦查权的运行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比例原则与侦查制度 | 第37-51页 |
一、比例原则与侦查体制 | 第37-44页 |
(一) 我国侦查体制之现状与缺陷 | 第37-41页 |
(二) 侦查体制的合理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(三) 比例原则视野下之侦查体制的构想 | 第42-44页 |
二、比例原则与侦查程序 | 第44-51页 |
(一) 我国侦查程序之现状与缺陷 | 第44-46页 |
(二) 侦查程序之合理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(三) 比例原则视野下之侦查程序的构建 | 第47-51页 |
第四章 比例原则与侦查措施 | 第51-67页 |
一、比例原则在强制性侦查措施中的实践形态 | 第51-59页 |
(一) 逮捕 | 第51-54页 |
(二) 搜查 | 第54-58页 |
(三) 扣押 | 第58-59页 |
二、比例原则在秘密侦查措施中的实践形态 | 第59-64页 |
(一) 秘密侦查的比例分析 | 第59-61页 |
(二) 监听 | 第61-63页 |
(三) 诱惑侦查 | 第63-64页 |
三、比例原则在一般侦查措施中的实践形态 | 第64-67页 |
(一) 调查访问 | 第65-66页 |
(二) 讯问 | 第66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