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2-16页 |
·遥感信息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·信息找矿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·辽西钼多金属矿床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、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·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主要工作量 | 第17-18页 |
·野外工作量 | 第17页 |
·室内工作量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| 第18-28页 |
·区域地层 | 第19-24页 |
·太古界 | 第19页 |
·元古界 | 第19-20页 |
·古生界 | 第20-22页 |
·中生界 | 第22-24页 |
·新生界 | 第24页 |
·区域构造 | 第24-26页 |
·辽西凹陷 | 第24-25页 |
·北镇隆起 | 第25页 |
·区域构造控岩控矿特征 | 第25-26页 |
·区域岩浆岩 | 第26-27页 |
·本区主要岩浆岩体单元分布 | 第26页 |
·区域岩浆岩与钼多金属矿的关系 | 第26-27页 |
·区域矿产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基于矿床模式的辽西钼多金属矿床遥感影像模型构建 | 第28-38页 |
·辽西钼多金属矿床描述性模型 | 第28-34页 |
·区域性成矿模式 | 第28-29页 |
·矿床成矿模式 | 第29-30页 |
·找矿模型 | 第30页 |
·辽西典型钼多金属矿床及其描述性模型的构建 | 第30-34页 |
·遥感影像地质信息机理 | 第34-36页 |
·遥感影像蚀变矿化信息提取机理 | 第34-36页 |
·遥感影像构造信息提取机理 | 第36页 |
·基于矿床模式的辽西钼多金属矿床遥感影像模型构建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遥感影像处理及异常信息的提取 | 第38-58页 |
·ETM+影像信息特征 | 第39-44页 |
·影像相对辐射亮度值的统计特征 | 第39-43页 |
·时相效应对ETM+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蚀变信息定量提取方法分析 | 第44-49页 |
·彩色增强 | 第44-45页 |
·波段比值 | 第45-46页 |
·主成分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定向变换 | 第47-48页 |
·光谱角 | 第48-49页 |
·研究区遥感影像蚀变信息的定量提取 | 第49-52页 |
·与(OH)-和CO32-有关的信息提取 | 第49-50页 |
·与Fe2+有关的信息提取 | 第50-51页 |
·与Fe3+有关的信息提取 | 第51-52页 |
·遥感影像线性体提取方法及研究区线性体的提取与分析 | 第52-58页 |
·影像线性体提取方法研究 | 第53页 |
·钼多金属矿床遥感影像线性体的自动提取 | 第53-54页 |
·遥感影像线性体的分析 | 第54-58页 |
第5章 辽西钼多金属矿床遥感影像模型及远景区预测 | 第58-67页 |
·实证权重法及其原理 | 第58-60页 |
·证据权重法 | 第58页 |
·证据权重法原理 | 第58-60页 |
·证据权因子优选 | 第60-63页 |
·控矿岩浆岩的优选 | 第60-61页 |
·遥感影像提取信息的优选 | 第61-63页 |
·遥感影像模型的构建及远景区预测 | 第63-67页 |
·遥感影像模型的构建 | 第63-65页 |
·模型检验和远景区预测 | 第65-67页 |
第6章 结论和讨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