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第1章 海事强制令申请的提出 | 第13-23页 |
·海事请求人的范围 | 第13-15页 |
·被请求人的范围 | 第15页 |
·申请书 | 第15-18页 |
·申请书的内容和格式 | 第16-17页 |
·申请书应附带的证据 | 第17-18页 |
·海事强制令的管辖权 | 第18-22页 |
·有管辖权的法院的范围 | 第18-21页 |
·海事强制令管辖法院与实体争议管辖法院的关系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立法建议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海事强制令的担保 | 第23-33页 |
·被请求人提供担保 | 第23-27页 |
·被请求人提供担保的方式、金额 | 第23-26页 |
·现金形式的担保 | 第24页 |
·保证形式的担保 | 第24-25页 |
·抵押形式的担保 | 第25页 |
·质押形式的担保 | 第25-26页 |
·担保金额的确定 | 第26页 |
·被请求人提供担保的法律后果 | 第26-27页 |
·请求人提供担保 | 第27-29页 |
·请求人提供担保的方式、金额 | 第27-29页 |
·请求人提供担保的法律后果 | 第29页 |
·对于担保的处理 | 第29-31页 |
·对于被请求人提供的担保的处理 | 第29页 |
·对于请求人提供的担保的处理 | 第29-31页 |
·本章立法建议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对海事强制令申请的审查和裁定 | 第33-45页 |
·法院对海事强制令申请的审查 | 第33-42页 |
·对《海事诉讼法》第56条规定的条件的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请求人有具体的海事请求 | 第33-34页 |
·需要纠正被请求人违法或违约的行为 | 第34-35页 |
·情况紧急,不立即作出海事强制令将造成损害或者使损害扩大 | 第35-36页 |
·对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的探讨 | 第36-39页 |
·假扣押、假处分制度 | 第36-37页 |
·中间禁令制度 | 第37-38页 |
·玛瑞瓦禁令制度 | 第38-39页 |
·除《海事诉讼法》规定的条件外还因考虑的因素 | 第39-42页 |
·关于法院作出裁定的相关规定 | 第42-44页 |
·本章立法建议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复议和异议 | 第45-52页 |
·海事强制令的复议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复议的主体 | 第45页 |
·复议的时间和内容 | 第45-46页 |
·对复议的审查 | 第46页 |
·海事强制令的异议制度 | 第46-47页 |
·海事强制令的复议和异议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47-51页 |
·是否应当引入听证会制度 | 第47-50页 |
·外国法的借鉴 | 第47-48页 |
·对我国海事强制令制度是否适用听证会制度的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以及海事法院对异议审查的期限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立法建议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海事强制令的执行 | 第52-64页 |
·执行机关 | 第52-53页 |
·执行标的 | 第53页 |
·执行依据 | 第53页 |
·执行程序 | 第53-56页 |
·执行开始 | 第53-54页 |
·执行调查 | 第54页 |
·实施执行 | 第54-55页 |
·执行和解 | 第55-56页 |
·执行结束 | 第56页 |
·法律效力 | 第56-60页 |
·被请求人所为的处分行为无效 | 第56页 |
·海事强制令的执行与终局执行的关系 | 第56-57页 |
·海事强制令的执行与海事请求保全执行的关系 | 第57页 |
·海事强制令执行之间的关系 | 第57页 |
·海事强制令的域外效力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玛瑞瓦禁令的域外效力 | 第58-59页 |
·对我国海事强制令制度域外效力的展望 | 第59-60页 |
·海事强制令执行中的存在的问题 | 第60-63页 |
·本章立法建议 | 第63-64页 |
第6章 海事强制令申请错误的赔偿问题 | 第64-68页 |
·赔偿形式 | 第64页 |
·赔偿范围 | 第64-66页 |
·玛瑞瓦禁令计算被告损失的原则 | 第64-65页 |
·我国海事强制令制度赔偿范围的确定 | 第65-66页 |
·被请求人及利害关系人如何提出赔偿请求 | 第66页 |
·法院审理 | 第66页 |
·本章立法建议 | 第66-68页 |
结论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研究生履历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