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·研究本课题的方法和意义 | 第12-15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| 第15-28页 |
·现代化在中国的启动 | 第15-19页 |
·现代化及其特征 | 第15-17页 |
·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形成 | 第17-19页 |
·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 | 第19-21页 |
·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 | 第19-20页 |
·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| 第20-21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现代化难题的迫切要求 | 第21-28页 |
·“三农”问题日益凸显 | 第21-23页 |
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成熟 | 第23-25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全新的系统工程 | 第28-37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| 第28-31页 |
·生产发展 | 第28-29页 |
·生活宽裕 | 第29页 |
·乡风文明 | 第29-30页 |
·村容整洁 | 第30页 |
·管理民主 | 第30-31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特征 | 第31-33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| 第31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综合的系统 | 第31-32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具有层次性 | 第32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经历长期的过程 | 第32-33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凸显可持续发展 | 第33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| 第33-37页 |
·以农民得实惠为本 | 第33-34页 |
·坚持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 | 第34页 |
·因地制宜,发挥特色 | 第34-35页 |
·科学规划,注重实效 | 第35页 |
·各方积极参与,以农民为主体 | 第35页 |
·强调环保意识,维护生态平衡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37-47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| 第37-41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| 第37-39页 |
·成效显著的原因 | 第39-41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41-47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3页 |
·问题存在的原因 | 第43-45页 |
·问题存在对现代化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第5章 按照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| 第47-60页 |
·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| 第47-49页 |
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指引新农村建设 | 第47-48页 |
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| 第48-49页 |
·按照富强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| 第49-52页 |
·发展现代农业 | 第49-51页 |
·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| 第51-52页 |
·按照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| 第52-54页 |
·建设服务型的基层政府 | 第52-53页 |
·推进和完善村民自治 | 第53-54页 |
·按照文明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| 第54-57页 |
·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| 第54-55页 |
·繁荣乡村文化 | 第55-56页 |
·倡导文明新风尚 | 第56-57页 |
·按照和谐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| 第57-60页 |
·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,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| 第57页 |
·打造高福利的生活,实现社会的和谐 | 第57-58页 |
·保护生态环境,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| 第58-60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