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法收入课税之法律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非法收入课税的基本范畴界定 | 第11-18页 |
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3页 |
一、应税收入的概念与特征 | 第11页 |
二、非法收入课税的学术论争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“非法收入”的概念分析 | 第13-16页 |
一、非法收入的概念 | 第13页 |
二、非法收入的特征 | 第13-15页 |
三、非法收入分类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“可税性”的评判标准 | 第16-18页 |
一、可税性概念的界定 | 第16页 |
二、可税性标准的认定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法治原则下非法收入课税的废存之辩 | 第18-26页 |
第一节 税收法定原则下非法收入课税的不法性 | 第18-20页 |
一、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 | 第18页 |
二、税收法定原则之阐析 | 第18-19页 |
三、税收法定原则下之非法收入课税分析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税收公平原则下非法收入课税的该当性 | 第20-23页 |
一、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二、税收公平原则下非法收入之课税争议 | 第21-22页 |
三、税收公平原则下非法收入之课税必要性分析 | 第22-23页 |
第三节 税收效率原则下非法收入课税的必要性 | 第23-26页 |
一、税收效率原则之内涵 | 第23-24页 |
二、税收效率原则之分析 | 第24-25页 |
三、税收效率原则下非法收入课税之应然分析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非法收入课税的正当性证成 | 第26-34页 |
第一节 非法收入课税的经济学价值 | 第26-29页 |
一、税收的价值功能 | 第26页 |
二、非法收入课税的经济学价值争议 | 第26-27页 |
三、非法收入课税的经济学价值认同 | 第27-29页 |
第二节 非法收入课税的伦理学意义 | 第29-32页 |
一、税收的伦理学依据 | 第29页 |
二、对非法收入课税的伦理学价值 | 第29-30页 |
三、对非法收入课税之伦理学认同 | 第30-32页 |
第三节 非法收入课税的实然法依据 | 第32-34页 |
一、国外非法收入课税之法律规定 | 第32页 |
二、我国非法收入课税之法律规定 | 第32-33页 |
三、非法收入课税之实然法要求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非法收入课税制度之比较 | 第34-42页 |
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非法收入课税制度 | 第34-35页 |
一、德、日、意关于非法收入的法律规定 | 第34-35页 |
二、我国台湾地区关于非法收入的法律规定 | 第35页 |
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非法收入课税制度 | 第35-38页 |
一、英美法系国家关于非法收入课税的判例 | 第35-36页 |
二、英美法系国家关于非法收入的法律规定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比较与借鉴 | 第38-42页 |
一、非法收入课税之法律比较 | 第38-39页 |
二、非法收入课税之法律借鉴 | 第39-42页 |
第五章 我国非法收入课税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| 第42-53页 |
第一节 传统税法人文精神之扬弃 | 第42-43页 |
一、非法收入课税之传统影响 | 第42页 |
二、非法收入课税之人文精神要求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税收法制实然体系之反思 | 第43-46页 |
一、非法收入之法律现状 | 第43-44页 |
二、非法收入课税之法律批判 | 第44页 |
三、非法收入课税之立法探索 | 第44-46页 |
第三节 非法收入课税实体法律制度之构建 | 第46-51页 |
一、非法收入课税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| 第46页 |
二、非法收入课税制度之构建设想 | 第46-51页 |
第四节 非法收入课税程序制度之完善 | 第51-53页 |
一、非法收入课税的程序意义 | 第51页 |
二、非法收入课税的程序要求 | 第51-53页 |
余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7-58页 |
后记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