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·研磨成球机理 | 第12页 |
·精密球研磨加工的加工工艺 | 第12-13页 |
·精密球研磨加工的工艺控制 | 第13页 |
·精密球研磨加工的状态检测 | 第13页 |
·精密球研磨加工的振动检测 | 第13-14页 |
·研磨振动检测的研究概况 | 第14-16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| 第16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6-18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7-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新型精密球研磨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与工艺控制 | 第19-30页 |
·新型精密球体的研磨加工方法 | 第19-25页 |
·精密球体的研磨方式介绍 | 第19-20页 |
·行星式精密球体研磨方式 | 第20-21页 |
·行星式球体研磨方式下的运动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与传统研磨方式的均匀性比较 | 第23-24页 |
·与传统研磨方式的研磨效果比较 | 第24-25页 |
·精密球体研磨加工的工艺控制 | 第25-29页 |
·精密球体研磨加工的球度变化过程 | 第25-26页 |
·硬质合金球的加工特点 | 第26-27页 |
·硬质合金球研磨加工的控制策略 | 第27-28页 |
·控制策略的实现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研磨振动检测与分析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| 第30-38页 |
·研磨振动检测概述 | 第30页 |
·研磨振动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| 第30-32页 |
·基于虚拟仪器的研磨振动检测与分析系统 | 第32页 |
·设计方案的总体要求 | 第32-33页 |
·硬件设计的总体方案 | 第33-34页 |
·软件设计的总体方案 | 第34-36页 |
·虚拟仪器 | 第34页 |
·LabVIEW软件 | 第34-36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研磨振动信号时频分析方法研究 | 第38-46页 |
·研磨振动 | 第38页 |
·研磨振动产生的原因 | 第38-39页 |
·行星式精密球体研磨方式的研磨振动模型 | 第39-41页 |
·固有频率 | 第39-40页 |
·振动产生机理 | 第40-41页 |
·振动的频率、振幅与周期 | 第41页 |
·振动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| 第41-45页 |
·信号的时域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信号的频域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信号的滤波处理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研磨振动检测与分析系统的实现 | 第46-57页 |
·研磨振动检测与分析系统的实现方案 | 第46页 |
·硬件系统的设计 | 第46-50页 |
·加速度传感器 | 第46-48页 |
·恒流源 | 第48-49页 |
·数据采集卡 | 第49-50页 |
·放大电路 | 第50页 |
·软件系统的设计 | 第50-56页 |
·软件系统主要模块介绍 | 第53页 |
·数据采集模块 | 第53-55页 |
·数据分析模块 | 第55-56页 |
·界面管理模块 | 第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试验研究与分析 | 第57-76页 |
·试验设备 | 第57-58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试验分析 | 第59-73页 |
·球体研磨加工的球度变化 | 第59-61页 |
·球体研磨加工的振动变化 | 第61-66页 |
·加工工艺对研磨振动的影响 | 第66-71页 |
·振动检测的检测点选择问题 | 第71-73页 |
·精密球研磨加工的优化控制 | 第73-75页 |
·研磨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 | 第73-74页 |
·研磨加工的优化控制 | 第74-75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75-76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·总结 | 第76页 |
·展望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、参与的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