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引言 | 第7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、方法、框架 | 第7-9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7-8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8-9页 |
·论文研究目的、意义及创新之处 | 第9-11页 |
2 城市形态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| 第11-17页 |
·城市形态概念界定 | 第11页 |
·国外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城市形态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·城市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及动力机制分析 | 第14-17页 |
·演进规律 | 第14页 |
·动力机制分析 | 第14-17页 |
3 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,南昌市城市形态演变 | 第17-34页 |
·南昌市简介 | 第17页 |
·南昌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回顾 | 第17-20页 |
·主要功能空间演变 | 第20-25页 |
·南昌市工业布局的历史演变 | 第20-23页 |
·南昌市居住用地演变 | 第23-25页 |
·南昌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变 | 第25-31页 |
·南昌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总结 | 第31-34页 |
·城市空间内涵、外延复合,以外延扩展为主 | 第31-32页 |
·产业园区、高校园区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体 | 第32-33页 |
·居住区建设成为促进城市新区建设的重要动力因素 | 第33页 |
·1990-2000 年间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呈上升趋势 | 第33-34页 |
4 南昌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外在动力机制 | 第34-36页 |
·各阶段城市规划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影响力 | 第34-36页 |
·内在动力机制 | 第36-37页 |
·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影响 | 第36页 |
·新的消费需求影响 | 第36-37页 |
5 南昌城市形态优化及空间管制规划 | 第37-51页 |
·中国大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模式探讨 | 第37页 |
·南昌市城市形态优化面临的新背景 | 第37-38页 |
·小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 | 第37-38页 |
·知识、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 | 第38页 |
·南昌市城市形态优化的原则、目标 | 第38-39页 |
·优化原则 | 第38页 |
·优化目标 | 第38-39页 |
·南昌城市空间形态调整过程中的问题 | 第39-42页 |
·随着城市空间拓展,城市土地效益低下 | 第39-41页 |
·城市副中心的功能不明显,新区功能单一 | 第41页 |
·中心区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过高 | 第41页 |
·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散 | 第41-42页 |
·南昌城市形态优化方案的探讨 | 第42-46页 |
·《南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报告》中的空间结构形态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《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》中的空间结构形态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南昌市城市空间管制规划 | 第46-51页 |
·“精明增长”策略对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 | 第46-47页 |
·“精明增长”策略对南昌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 | 第47-48页 |
·南昌市城市空间管制措施 | 第48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附录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