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8页 |
绪论 | 第8-9页 |
一、相关研究述评 | 第9-14页 |
(一) 矿难研究传统视角及其批评 | 第9-13页 |
1. 经济学 | 第9-10页 |
2. 法学 | 第10-11页 |
3. 管理学 | 第11-13页 |
(二) 社会学分析的优越性 | 第13-14页 |
二、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 | 第14-24页 |
(一) 制度分析的优点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(二) 布尔迪厄的习性概念 | 第15-17页 |
(三) 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及其关系 | 第17-24页 |
1. 对时间的感知 | 第18-19页 |
2. 对安全的感知 | 第19-20页 |
3. 对目的和手段的选择 | 第20-21页 |
4. 期望与权利意识 | 第21-23页 |
5. 满足的获得 | 第23-24页 |
三、小煤矿生产安全现状 | 第24-32页 |
(一) 百万吨死亡率 | 第24-26页 |
(二) 安全生产投入 | 第26-28页 |
(三) 安全培训现状 | 第28-31页 |
小结 | 第31-32页 |
四、小煤矿矿难频发的原因 | 第32-41页 |
(一)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制度矛盾 | 第32-35页 |
1. 中央制度要求和地方执行的矛盾 | 第32-33页 |
2. 中央安全监察制度和地方绩效制度的矛盾 | 第33-35页 |
(二) 地方政府与矿主基于内在制度的一致 | 第35-37页 |
(三) 矿主和矿工基于内在制度的一致 | 第37-40页 |
1. 内在制度对安全的忽视 | 第38页 |
2. 基于内在制度的利益认同 | 第38-39页 |
3. 与外在制度的距离 | 第39-40页 |
小结 | 第40-41页 |
五、遏止小煤矿矿难频发的对策 | 第41-43页 |
(一) 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制度关系 | 第41页 |
(二) 促进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协调 | 第41-42页 |
(三) 完善培训制度以促进内在制度向外在制度的转变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7-50页 |
Abstract | 第50-54页 |
后记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