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意义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5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行为体验与城市广场空间的解读 | 第18-29页 |
·城市广场及其空间的界定 | 第18-19页 |
·城市广场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·城市广场空间的界定 | 第19页 |
·城市广场空间的构成要素 | 第19-25页 |
·城市广场空间的物质要素 | 第19-24页 |
·城市广场空间的非物质要素 | 第24-25页 |
·行为及行为体验概述 | 第25-26页 |
·行为的定义 | 第25-26页 |
·行为体验的概念辨析 | 第26页 |
·城市广场空间中的行为类别 | 第26-29页 |
·必要性行为 | 第26-27页 |
·自发性行为 | 第27页 |
·社会性行为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行为体验与城市广场空间的关系认知 | 第29-40页 |
·城市广场空间触发的行为体验 | 第29-34页 |
·不同使用者产生的行为体验 | 第29-31页 |
·不同时间触发的行为体验 | 第31-32页 |
·不同感知触发的行为体验 | 第32-34页 |
·城市广场空间对行为体验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·交通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区位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尺度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功能分区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行为体验对城市广场空间的作用 | 第37-40页 |
·行为体验有助于提升城市广场空间的品质 | 第37-38页 |
·行为体验有助于增添城市广场空间的活力 | 第38-39页 |
·行为体验有助于加强城市广场空间的综合管理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基于行为体验视角下的城市广场空间研究的理论阐释 | 第40-55页 |
·基于行为体验视角下的城市广场空间研究的基础 | 第40-41页 |
·以人为核心 | 第40页 |
·以行为体验为出发点 | 第40-41页 |
·基于行为体验视角下的城市广场空间研究的原则 | 第41-44页 |
·功能复合化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空间多层次原则 | 第42页 |
·使用者参与性原则 | 第42-43页 |
·场所精神原则 | 第43-44页 |
·基于行为体验视角下的城市广场空间研究的对策 | 第44-54页 |
·调试法:立足行为,合理调试 | 第45-47页 |
·耦合法:立足行为,加强耦合 | 第47-51页 |
·互动法:立足行为,体验互动 | 第51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应用实践——以长沙五一广场为例 | 第55-69页 |
·历史概况 | 第55-56页 |
·区位定位 | 第56页 |
·现状分析 | 第56-61页 |
·五一广场的使用群体特征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五一广场的时段特征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五一广场的空间特征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综合评价 | 第60-61页 |
·设计目标与内容 | 第61页 |
·设计目标 | 第61页 |
·设计内容 | 第61页 |
·设计对策及整改建议 | 第61-69页 |
·加强配套设施 | 第62-64页 |
·满足大众需求 | 第64-65页 |
·提升文化内涵 | 第65-68页 |
·增强公共参与 | 第68-69页 |
结束语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附录 | 第74-83页 |
附录 1.调查问卷 | 第74-76页 |
附录 2.调研及分析结果统计表 | 第76-79页 |
附录 3.行为体验分析普遍联系的例证 | 第79-82页 |
(一) 不同使用者行为体验例证分析图(附录3-1) | 第79-80页 |
(二) 不同时间的行为体验例证分析图(附录3-2) | 第80-81页 |
(三) 不同空间的行为体验例证分析图(附录3-3) | 第81-82页 |
附录 4.长沙市中心主要城市广场分布图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