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导论 | 第7-13页 |
一、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7-8页 |
二、公司债券的研究情况 | 第8-10页 |
三、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10-11页 |
四、研究的主要结论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公司债券与公司债券理论 | 第13-33页 |
第一节 公司债券的相关概念 | 第13-18页 |
第二节 公司债券的相关理论 | 第18-26页 |
第三节 公司债券与公司融资 | 第26-28页 |
一、公司融资结构 | 第26页 |
二、公司债券融资与内部融资、银行贷款、股票融资的比较 | 第26-27页 |
三、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原因分析 | 第27-28页 |
第四节 公司债券及市场的发展条件与风险 | 第28-31页 |
一、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条件 | 第28-29页 |
二、公司债券及其市场的风险 | 第29-3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二章 我国公司债券及市场发展的实践 | 第33-49页 |
第一节 企业债券的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| 第33-40页 |
一、企业债券的发展历程 | 第33-38页 |
二、企业债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| 第38-40页 |
第二节 从企业债券到公司债券 | 第40-48页 |
一、我国当前发展公司债券的有利市场环境 | 第42-44页 |
二、发展我国公司债券的推动历程 | 第44-46页 |
三、公司债券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| 第46-4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三章 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及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| 第49-61页 |
第一节 改善融资结构,降低融资成本 | 第49-50页 |
一、改善企业融资结构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| 第49页 |
二、为企业并购提供融资手段 | 第49-50页 |
三、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| 第50页 |
四、有利于公司股权控制 | 第50页 |
第二节 促进金融市场发展,完善金融结构,健全金融体系 | 第50-56页 |
一、提供金融产品,培育机构投资者,支持金融创新 | 第50-52页 |
二、推进公司治理,提高企业信用意识,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| 第52-53页 |
三、完善利率体系,发挥资本资产定价功能,促进利率市场化 | 第53页 |
四、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| 第53-54页 |
五、协调发展证券市场,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| 第54-56页 |
第三节 防范金融风险,保持金融稳定 | 第56-58页 |
一、有利于降低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 | 第56-57页 |
二、有利于分散资本市场非系统性风险 | 第57页 |
三、有利于金融稳定 | 第57-58页 |
第四节 有效配置资源,促进经济发展 | 第58-59页 |
一、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| 第58页 |
二、推动技术进步,调整经济结构,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 | 第58-5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四章 进一步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及市场的对策建议 | 第61-83页 |
第一节 明确市场定位,合理安排制度,协调发展公司债券市场 | 第61-64页 |
一、明确公司债券市场定位,合理安排制度,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 | 第61-62页 |
二、协调发展公司债券市场,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| 第62-64页 |
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| 第64-67页 |
一、深化公司制改革,推进公司治理,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| 第64-66页 |
二、培育信用意识,健全社会信用体系,创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| 第66-67页 |
第三节 完善公司债券发行与流通机制 | 第67-72页 |
一、逐步改革公司债券发行机制 | 第67-69页 |
二、进一步完善公司债券流通机制 | 第69-72页 |
第四节 完善市场制度建设,强化中介机构责任 | 第72-76页 |
一、加强信息披露制度 | 第73页 |
二、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| 第73-74页 |
三、完善受托管理人制度 | 第74-75页 |
四、规范偿债担保制度 | 第75页 |
五、建立偿债基金和债券保险制度 | 第75页 |
六、强化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 | 第75-76页 |
七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并强化其责任 | 第76页 |
第五节 健全法制与监管 | 第76-80页 |
一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,保护债券持有人合法权益 | 第76-78页 |
二、转变政府职能,完善监管体制 | 第78-8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80-83页 |
注释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7页 |
后记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