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引言 | 第9-11页 |
| 1 地下水电站通风空调技术的发展动向 | 第11-19页 |
| ·国内外水电站建设的基本情况 | 第11-12页 |
| ·水电建设的背景 | 第11页 |
| ·国内外水电建设概况 | 第11-12页 |
| ·水电站地下厂房建筑环境特性分析 | 第12-13页 |
| ·地下厂房的热工特性 | 第12页 |
| ·地下厂房的环境控制要求 | 第12-13页 |
| ·地下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研究的特殊性 | 第13页 |
| ·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空调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| 第13-19页 |
| ·通风空调技术的应用概况 | 第13-15页 |
| ·通风空调新技术的应用 | 第15-18页 |
| ·通风空调技术研究的发展动向 | 第18-19页 |
| 2 呼和浩特地下水电站厂房通风模型试验研究目的、任务与要求 | 第19-21页 |
| ·电站基本概况 | 第19-20页 |
| ·呼和浩特电站地下厂房通风模型试验的目的、任务和要求 | 第20页 |
| ·试验目的 | 第20页 |
| ·试验内容 | 第20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任务与重点 | 第20-21页 |
| 3 地下水电站厂房通风模型试验的相关理论 | 第21-31页 |
| ·相似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·模型试验的相似性原理 | 第21-23页 |
| ·模型试验的相似性准则 | 第23-24页 |
| ·拱顶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| 第24-25页 |
| ·发电机层空间垂直温度分布的理论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·垂直下送气流的轴心速度分布 | 第27-28页 |
| ·电站厂房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 | 第28-31页 |
| 4 模型试验装置设计与试验数据处理 | 第31-44页 |
| ·模型试验装置系统的建立 | 第31-34页 |
| ·各种相似比例尺的确定 | 第31页 |
| ·模型本体结构设计 | 第31-33页 |
| ·送风系统设计 | 第33页 |
| ·模型内部热源模拟 | 第33-34页 |
| ·模型试验的检测系统 | 第34-38页 |
| ·模型测点布置 | 第34-37页 |
| ·主要试验测试仪器 | 第37-38页 |
| ·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8-44页 |
| ·模型试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| 第38-40页 |
| ·相似自模拟区研究 | 第40-43页 |
| ·影响因素拟合数学模型的确立 | 第43-44页 |
| 5 第一阶段模型试验 | 第44-61页 |
| ·试验计划安排 | 第44-45页 |
| ·测试过程与主要数据记录 | 第45-49页 |
| ·试验过程 | 第45-46页 |
| ·主要数据记录 | 第46-49页 |
| ·测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| 第49-61页 |
| ·发电机层工作区 | 第49-54页 |
| ·母线层工作区 | 第54-58页 |
| ·水轮机层工作区 | 第58-59页 |
| ·蜗壳层工作区 | 第59-61页 |
| 6 第二阶段模型试验 | 第61-68页 |
| ·试验计划安排 | 第61-62页 |
| ·测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| 第62-67页 |
| ·横断面1-1 | 第62-63页 |
| ·横断面2-2 | 第63-65页 |
| ·横断面3-3 | 第65-67页 |
| ·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7 第三阶段模型试验 | 第68-72页 |
| ·试验计划安排 | 第68-69页 |
| ·测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| 第69-71页 |
| ·变送风温度 | 第69-70页 |
| ·变热源强度 | 第70-71页 |
| ·小结 | 第71-72页 |
| 8 结论与建议 | 第72-74页 |
| ·结论 | 第72-73页 |
| ·建议 | 第73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