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7页 |
·公路发展概况 | 第14-21页 |
·公路发展及其特点 | 第14-17页 |
·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| 第17-19页 |
·公路发展面临的问题 | 第19-21页 |
·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| 第21-27页 |
·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 | 第21-22页 |
·公路建设的地质灾害和危害 | 第22-24页 |
·公路建设地质环境问题 | 第24-27页 |
·公路地质环境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7-30页 |
·公路建设发展情况的研究 | 第27页 |
·公路地质环境研究 | 第27页 |
·公路地质环境研究方法 | 第27页 |
·公路地质病害研究 | 第27-28页 |
·公路地质病害对策研究 | 第28-30页 |
·选题意义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| 第30-37页 |
·选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| 第30-32页 |
·选题的科学意义、学术价值、实用意义和学科前沿性 | 第3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2-3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34页 |
·论文研究支撑 | 第34-35页 |
·研究进度 | 第35页 |
·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性 | 第35-37页 |
第二章 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 | 第37-61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37-40页 |
·地貌轮廓 | 第37页 |
·地貌类型 | 第37-40页 |
·地质构造环境 | 第40-45页 |
·构造单元 | 第40-41页 |
·地层单元 | 第41-45页 |
·活动性构造带 | 第45-53页 |
·新构造特征及其分带 | 第45-51页 |
·地震活动 | 第51-53页 |
·区域地壳稳定性 | 第53页 |
·水文地质环境 | 第53-57页 |
·工程地质 | 第57-58页 |
·云南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条件 | 第58-61页 |
第三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类型及展布特征 | 第61-78页 |
·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类型 | 第61-71页 |
·软土 | 第62页 |
·膨胀土 | 第62-64页 |
·岩溶 | 第64页 |
·采空区 | 第64-65页 |
·泥石流 | 第65页 |
·岩堆 | 第65-66页 |
·滑坡 | 第66-68页 |
·红层软岩 | 第68-71页 |
·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| 第71-75页 |
·软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| 第71页 |
·膨胀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| 第71页 |
·岩溶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| 第71-72页 |
·采空区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| 第72页 |
·泥石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| 第72-74页 |
·岩堆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| 第74页 |
·滑坡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| 第74-75页 |
·红层软岩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| 第75页 |
·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特征 | 第75-78页 |
·公路地质病害的时间展布特征 | 第76页 |
·公路地质病害的空间展布特征 | 第76-78页 |
第四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 | 第78-93页 |
·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 | 第78-80页 |
·岩土体结构 | 第78-79页 |
·地质体面状结构 | 第79页 |
·地下孔隙 | 第79-80页 |
·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 | 第80-81页 |
·现状地质灾害隐患 | 第80页 |
·不良地质作用隐患 | 第80-81页 |
·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分析 | 第81-84页 |
·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鉴别 | 第81-83页 |
·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的工程危害 | 第83-84页 |
·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 | 第84-93页 |
·地理地质环境因素 | 第86-88页 |
·工程地质环境因素 | 第88-93页 |
第五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 | 第93-127页 |
·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 | 第93-108页 |
·公路路基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| 第93-99页 |
·公路桥梁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| 第99-104页 |
·公路隧道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| 第104-108页 |
·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 | 第108-122页 |
·软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| 第108-109页 |
·膨胀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| 第109-112页 |
·岩溶的破坏机理研究 | 第112-115页 |
·泥石流的破坏机理研究 | 第115-118页 |
·崩塌/岩堆的破坏机理研究 | 第118-120页 |
·滑坡的破坏机理研究 | 第120-122页 |
·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诱发链 | 第122-127页 |
第六章 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 | 第127-175页 |
·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| 第127-140页 |
·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技术 | 第127-132页 |
·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桥梁技术 | 第132-139页 |
·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技术 | 第139-140页 |
·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| 第140-144页 |
·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 | 第144-155页 |
·软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、桥梁、隧道工程技术 | 第144-151页 |
·膨胀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和隧道工程技术 | 第151-155页 |
·特殊岩类(岩区)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 | 第155-162页 |
·红层软岩环境下的公路隧道、桥梁、边坡及路基技术 | 第155-157页 |
·岩溶环境下的公路隧道、桥梁、路基工程技术 | 第157-162页 |
·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 | 第162-171页 |
·岩堆环境下的公路路基、桥梁、隧道建设技术 | 第162-164页 |
·滑坡环境下的公路路基、桥梁建设技术 | 第164-167页 |
·泥石流环境下的公路路基、桥梁建设技术 | 第167-171页 |
·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、桥梁技术优选 | 第171-175页 |
·采空区公路路基处治技术 | 第171-173页 |
·采空区的桥梁建设技术 | 第173-175页 |
第七章 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 | 第175-237页 |
·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病害防治模式 | 第175-176页 |
·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 | 第176-193页 |
·基于地形环境的公路选线原则 | 第177-180页 |
·基于地质的公路选线原则 | 第180-190页 |
·基于地质、地形、环境等的公路综合选线原则 | 第190-192页 |
·基于地质环境的公路选线总原则 | 第192-193页 |
·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| 第193-200页 |
·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要求 | 第195页 |
·公路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| 第195-199页 |
·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| 第199-200页 |
·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| 第200-210页 |
·基于公路建设诱发地质病害的防治技术勘察 | 第201-209页 |
·基于防治技术的公路地质病害勘察 | 第209-210页 |
·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(地质环境监测)及病害处治 | 第210-225页 |
·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桥梁工程的病害治理 | 第211-215页 |
·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工程的病害治理 | 第215-219页 |
·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路基工程的病害治理 | 第219-220页 |
·公路养护中几种特殊路基病害的防治 | 第220-225页 |
·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 | 第225-235页 |
·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| 第225-229页 |
·公路工程水土保持 | 第229-232页 |
·公路工程景观营造 | 第232-234页 |
·关于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的思考 | 第234-235页 |
·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对策集成 | 第235-237页 |
第八章 结语 | 第237-2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0-249页 |
致谢 | 第249-250页 |
附录A: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250-252页 |
附录B: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作和科研项目 | 第252-2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