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第一节 选题价值与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一、选题价值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相对性原则 | 第11-13页 |
一、相对性原则的含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我国法上当事人的范围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必要性 | 第13-14页 |
第四节 我国目前立法与司法现状 | 第14-20页 |
一、“既判力”在我国法律话语场中的考掘 | 第14-18页 |
二、涉及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相关规定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正当性根据的学理演变 | 第20-29页 |
第一节 既判力的本质论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正当性根据的学理转向:根据论 | 第22-24页 |
一、既判力根据论的含义 | 第22页 |
二、主观范围扩张问题域下对“根据论”的批判 | 第22-24页 |
第三节 其他正当性根据 | 第24-27页 |
一、诉讼经济 | 第24-25页 |
二、诚实信用原则 | 第25-27页 |
第四节 由“法的正当性”而生发的法哲学思考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正当性根据的始基——程序保障 | 第29-47页 |
第一节 对非当事人代替的程序保障 | 第29-41页 |
一、美国法上“相互关系人”(privy)的判定规则 | 第29-35页 |
二、大陆法系诉讼担当下对被担当人的扩张 | 第35-41页 |
第二节 对非当事人直接的程序保障 | 第41-47页 |
一、事前程序保障 | 第41-44页 |
二、事后程序保障 | 第44-47页 |
第四章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正当性根据的类型化分析 | 第47-62页 |
第一节 对世效力的正当性分析 | 第47-51页 |
一、形成判决与对世效力 | 第47-48页 |
二、身份关系诉讼、公司诉讼对世效力正当性的根据 | 第48-50页 |
三、我国身份关系诉讼、公司诉讼的现状 | 第50-51页 |
第二节 当事人的继受人的扩张 | 第51-56页 |
一、一般继受人和既判力扩张的正当性 | 第51-52页 |
二、特定继受人和既判力扩张的正当性 | 第52-56页 |
第三节 为当事人或其继受人利益而占有标的物的人的扩张 | 第56-57页 |
第四节 基于实体法秩序的扩张——对该类型置于既判力扩张问题域的否定 | 第57-62页 |
一、域外学说概况 | 第58-60页 |
二、争点效力视域下的解读 | 第60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0页 |
后记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