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低碳经济的四川天然气产业发展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| 第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低碳经济理论综述 | 第16-21页 |
·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发展 | 第16-18页 |
·低碳与低碳经济 | 第16页 |
·低碳经济问题的由来 | 第16-17页 |
·低碳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| 第17-18页 |
·产业发展与低碳经济 | 第18-19页 |
·低碳产业 | 第18页 |
·低碳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 | 第18页 |
·能源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| 第18-19页 |
·低碳经济的实质与特征 | 第19-21页 |
·低碳经济与经济形态 | 第19页 |
·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模式 | 第19-20页 |
·低碳经济与环境、社会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四川省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| 第21-29页 |
·四川省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 | 第21-24页 |
·勘探开发环节 | 第21页 |
·管网运输环节 | 第21页 |
·消费利用环节 | 第21-24页 |
·四川省天然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7页 |
·发展观念滞后 | 第24页 |
·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| 第24-25页 |
·天然气利用技术有待提高 | 第25-26页 |
·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有待调整 | 第26-27页 |
·缺乏完善的监管机构与监管制度 | 第27页 |
·四川省天然气产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性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四川省天然气产业低碳发展的环境分析 | 第29-33页 |
·政治环境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经济环境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技术环境分析 | 第32-33页 |
第5章 英美日天然气产业低碳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| 第33-40页 |
·英美日天然气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和经验 | 第33-38页 |
·法律 | 第33-34页 |
·监管 | 第34页 |
·天然气利用效率 | 第34-36页 |
·低碳技术 | 第36-37页 |
·财税政策 | 第37-38页 |
·英、美、日天然气产业低碳发展的启示 | 第38-40页 |
·制定法律,促进天然气产业改革 | 第38页 |
·放松管制,引入竞争 | 第38页 |
·注重利用效率,优化消费结构 | 第38页 |
·重视低碳技术,促进产业低碳转型 | 第38页 |
·通过财税政策引导低碳化发展 | 第38-40页 |
第6章 四川省天然气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对策探讨 | 第40-46页 |
·产业发展政策 | 第40-42页 |
·树立低碳发展观念 | 第40页 |
·制定四川省天然气法规、规章 | 第40-41页 |
·通过财税制度引导天然气产业低碳发展 | 第41-42页 |
·产业组织发展 | 第42-43页 |
·构建天然气市场竞争机制 | 第42页 |
·建立专门的、独立的天然气监管机构 | 第42页 |
·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| 第42-43页 |
·产业结构政策 | 第43页 |
·树立"量入为出"、"以产定销"的观念 | 第43页 |
·重视储气设施的建设 | 第43页 |
·产业布局政策 | 第43-44页 |
·促进天然气资源的就地转化 | 第43-44页 |
·集中布局,实现集群化发展 | 第44页 |
·重视偏远地区人民的用气权利 | 第44页 |
·产业技术政策 | 第44-46页 |
·重视伴生气回收和利用技术的低成本化研究 | 第44页 |
·加强管道加热节能技术的推广 | 第44页 |
·加快高效燃烧技术和工业节能技术的开发 | 第44-45页 |
·发展天然气产业链中的碳捕捉、封存和利用技术 | 第45-46页 |
第7章 结论与创新 | 第46-47页 |
·结论 | 第46页 |
·创新及展望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