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花针茅草原退化演替阶段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1 引言 | 第8-13页 |
| ·草地退化等级的划分 | 第8-10页 |
| ·退化草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| 第10页 |
| ·放牧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| 第10-11页 |
| ·草地生物量的监测 | 第11-12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| ·试验地概况 | 第13-14页 |
| ·自然条件 | 第13页 |
| ·植被特征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14页 |
| ·样线设计 | 第14-15页 |
| ·测定方法 | 第14页 |
| ·测产样方的测定 | 第14页 |
| ·目测阻隔法 | 第14-15页 |
| ·功能群的划分 | 第15页 |
| ·各项指标的计算 | 第15页 |
| ·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| 第15-16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16-33页 |
| ·草地退化梯度的划分 | 第16-19页 |
| ·划分退化梯度主要植物的选取 | 第16-17页 |
| ·草地不同退化梯度的划分 | 第17-19页 |
| ·不同退化梯度草地的分析 | 第19-26页 |
| ·不同退化梯度草地的生物量 | 第19-21页 |
| ·不同退化梯度草地功能群生物量 | 第21-23页 |
| ·不同退化梯度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| 第23-26页 |
| ·不同退化梯度草地功能群物种数的变化 | 第23-25页 |
| ·不同退化梯度草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| 第25-26页 |
| ·草地植被状况动态监测 | 第26-33页 |
| ·草地状况评价 | 第26-29页 |
| ·不同退化梯度样线的变化 | 第26页 |
| ·草地退化与裸地盖度 | 第26-27页 |
| ·草地退化与凋落物盖度 | 第27-28页 |
| ·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凋落物盖度 | 第28-29页 |
| ·不同退化梯度草地的判别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草地产量年际动态监测 | 第30-33页 |
| 4. 讨论 | 第33-36页 |
| ·草地退化梯度的划分 | 第33-34页 |
| ·生物量与草地退化 | 第34页 |
| ·功能群与草地退化梯度 | 第34-35页 |
| ·草地状况评价 | 第35-36页 |
| 5 结论 | 第36-38页 |
| 致谢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7页 |
| 作者介绍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