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演化 | 第9-11页 |
·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| 第11-14页 |
·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历史 | 第11-12页 |
·WCDMA通信技术简介 | 第12-14页 |
·编码在WCDMA系统中的意义 | 第14-17页 |
·扩频码设计在WCDMA系统中的意义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扩频通信系统的介绍 | 第17-25页 |
·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| 第17-20页 |
·扩频的理论基础 | 第17-18页 |
·扩频通信的特征 | 第18页 |
·扩频通信的分类 | 第18页 |
·直接序列扩频 | 第18-19页 |
·扩频通信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扩频通信与码分多址技术 | 第20-22页 |
·扩频序列的分类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·扩频通信在WCDMA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3G移动通信的地址码 | 第25-33页 |
·地址码的选择 | 第25-26页 |
·WCDMA系统中的地址码 | 第26-28页 |
·WCDMA系统地址编码的构成 | 第26页 |
·WCDMA系统的信道化码—正交可变扩频因子(OVSF)码 | 第26-27页 |
·扰码序列 | 第27-28页 |
·扩频与扰码的关系 | 第28页 |
·CDMA2000系统中的地址码 | 第28-30页 |
·信道地址码 | 第29页 |
·基站扩频码 | 第29-30页 |
·用户地址码 | 第30页 |
·TD-SCDMA系统中的地址码 | 第30页 |
·扩频码 | 第30页 |
·扰码 | 第30页 |
·三种技术标准的比较 | 第30-33页 |
第四章 伪随机序列的分析与比较 | 第33-51页 |
·伪随机序列的相关概念 | 第33-35页 |
·伪随机序列的定义 | 第34页 |
·伪随机序列的特性 | 第34-35页 |
·典型的伪随机序列 | 第35-40页 |
·m序列的产生和特性 | 第35-37页 |
·Gold码的产生和特性 | 第37-39页 |
·Walsh码的产生和定义 | 第39-40页 |
·三种序列的仿真比较 | 第40-44页 |
·伪随机序列的相关性 | 第40-42页 |
·Gold序列与Walsh序列正交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产生平衡Gold序列的条件及方法 | 第44-50页 |
·Gold序列的相关特性 | 第47-48页 |
·Gold序列的截短序列 | 第48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OVSF码的特性 | 第51-57页 |
·OVSF码的特性 | 第51页 |
·OVSF码动态分配原则 | 第51-53页 |
·信道码分配原则 | 第52-53页 |
·动态码资源分配的基本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各种OVSF码动态分配方法 | 第54-56页 |
·基本动态分配算法 | 第54页 |
·Crowded-first及权重策略法 | 第54-55页 |
·满足不同QOS业务要求的动态OVSF码分配算法 | 第55-56页 |
·小结 | 第56页 |
·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