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19页 |
·与种子耐脱水有关的基础物质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·贮藏蛋白及其同工酶与种子耐脱水性的关系研究 | 第10-12页 |
·种子中的可溶性糖类与其耐脱水性的关系研究 | 第12页 |
·种子萌发抑制物质 | 第12-13页 |
·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顽拗型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种子顽拗性的进化 | 第14-15页 |
·物种濒危机制及其与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的关系 | 第15-16页 |
·同工酶酶谱技术在植物生理生化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8-19页 |
2 红花玉兰种子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| 第19-2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实验材料与处理 | 第1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7页 |
3 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机理研究 | 第27-6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4页 |
·实验材料与处理 | 第27-28页 |
·新鲜种子萌发实验的实验材料与处理 | 第27页 |
·不同条件贮藏过程的红花玉兰种子实验材料与处理 | 第27页 |
·贮藏后不同光照条件下萌发过程的实验材料与处理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-34页 |
·不同光照、温度以及赤霉素处理对新鲜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不同光照条件对贮藏后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不同条件贮藏与萌发过程中种子同工酶变化 | 第29-33页 |
·不同条件贮藏与萌发过程中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| 第33页 |
·不同条件贮藏与萌发过程中种子丙二醛含量变化 | 第33-34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4-69页 |
·不同光照、温度以及赤霉素处理对新鲜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不同光照条件对贮藏后种子萌发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条件贮藏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 | 第36-50页 |
·不同条件贮藏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同工酶酶谱分析及酶活性变化 | 第36-47页 |
·不同条件贮藏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| 第47-49页 |
·不同条件贮藏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丙二醛含量变化 | 第49-50页 |
·贮藏后不同光照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 | 第50-59页 |
·贮藏后不同条件萌发过程中同工酶酶谱分析及酶活性变化 | 第50-57页 |
·贮藏后不同条件萌发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| 第57-58页 |
·贮藏后不同条件萌发过程中红花玉兰种子丙二醛含量变化 | 第58-59页 |
·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| 第59-69页 |
·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酶活性变化及同工酶酶谱变化 | 第59-66页 |
·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| 第66-67页 |
·红花玉兰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丙二醛含量变化 | 第67-69页 |
4 结论 | 第69-73页 |
·关于红花玉兰种子贮藏与萌发的条件 | 第69页 |
·关于红花玉兰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机理 | 第69-70页 |
·红花玉兰种子生物学特性与该物种濒危机制之间的相关性 | 第70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附录 | 第77-8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85-87页 |
导师简介 | 第87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