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33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| ·纳米粒子的特性 | 第12-15页 |
| ·小尺寸效应 | 第12-13页 |
| ·表面效应 | 第13-14页 |
| ·量子尺寸效应 | 第14页 |
| ·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| 第14-15页 |
| ·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 | 第15-16页 |
| ·物理分散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 | 第15页 |
| ·化学合成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 | 第15-16页 |
| ·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| 第16-17页 |
| ·柠檬酸盐合成法 | 第16页 |
| ·烷基硫醇及其他含硫化合物为稳定剂的合成法 | 第16-17页 |
| ·聚合物、枝状化合物等为稳定剂的合成法 | 第17页 |
| ·双亲性嵌段共聚物 | 第17-18页 |
| ·聚合物/金属纳米复合材料 | 第18-26页 |
| ·纳米金属/聚合物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 | 第19-21页 |
| ·Layer-by-layer法 | 第19-20页 |
| ·化学还原法 | 第20页 |
| ·溶胶凝胶法 | 第20-21页 |
| ·物理吸附 | 第21页 |
| ·智能高分子复合材料 | 第21-26页 |
| ·温度敏感性凝胶 | 第22-23页 |
| ·pH值敏感性凝胶 | 第23-24页 |
| ·盐敏感性凝胶 | 第24-25页 |
| ·光敏感性凝胶 | 第25页 |
| ·电敏感性凝胶 | 第25-26页 |
| ·磁敏感性凝胶 | 第26页 |
| ·PNIPAM的研究进展 | 第26-29页 |
| ·PNIPAM的结构与性质 | 第27页 |
| ·PNIPAM的温敏特性机理研究 | 第27-29页 |
| ·温敏性复合物的应用 | 第29-31页 |
| ·生物医药上的应用 | 第29页 |
| ·光学性能 | 第29页 |
| ·催化性能 | 第29-30页 |
| ·其他应用 | 第30-31页 |
| ·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31-33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科学依据 | 第31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31-33页 |
| 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33-39页 |
| ·主要药品与实验仪器 | 第33-34页 |
| ·原料和试剂的纯化 | 第34页 |
| ·合成与制备 | 第34-36页 |
| ·链转移剂二硫代苯甲酸(α-甲基乙酸)酯(CEDB)的合成 | 第34-35页 |
| ·大分子链转移剂聚苯乙烯(PSt-SC(S)Ph)的合成 | 第35页 |
| ·均聚物聚异丙基丙烯酰胺(PNIPAM)的合成 | 第35页 |
| ·嵌段共聚物(PSt-b-PNIPAM)的合成 | 第35页 |
| ·嵌段共聚物PSt-b-PNIPAM保护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| 第35-36页 |
| ·结构表征 | 第36-37页 |
| ·均聚物和共聚物的分子量测定 | 第36页 |
| ·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| 第36-37页 |
| ·红外分析 | 第36页 |
| ·核磁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复合物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| 第37页 |
| ·透射电子显微镜 | 第37页 |
| ·激光粒度分析仪 | 第37页 |
| ·性能测试 | 第37-39页 |
| ·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 | 第37-38页 |
| ·紫外-可见光分析法 | 第38页 |
| ·动态光散射(DLS)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61页 |
| ·均聚物PNIPAM及共聚物PSt-b-PNIPAM的制备 | 第39-44页 |
| ·均聚物PNIPAM的制备 | 第39-41页 |
| ·嵌段共聚物PSt-b-PNIPAM的合成 | 第41-42页 |
| ·复合物PSt-b-PNIPAM-Au的合成 | 第42-44页 |
| ·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| 第44-47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核磁共振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复合物水凝胶以及金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态 | 第47-50页 |
| ·复合物水凝胶的透射电镜(TEM)表征 | 第47-48页 |
| ·复合物水凝胶的粒径及其分布 | 第48-49页 |
| ·金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 | 第49-50页 |
| ·复合物低临界溶液温度(LCST)的测定 | 第50-53页 |
| ·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LCST | 第50-51页 |
| ·紫外-可见分光法测定LCST | 第51-53页 |
| ·两种复合物PSt-b-PNIPAM1-Au和PSt-b-PNIPAM2-Au的LCST | 第51-52页 |
| ·PSt-b-PNIPAMl与不同金纳米粒子形成的复合物的LCST | 第52-53页 |
| ·盐度对复合物的温敏性结构变化表征 | 第53-55页 |
| ·PH值对复合物的光学性质的影响 | 第55-58页 |
| ·温度对不同金纳米粒子大小的复合物直径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| ·温敏可逆性 | 第59-61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72页 |
| 附录 | 第72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
|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