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新型稠环芳茂铁盐阳离子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光化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4页
前言第14-16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6-32页
   ·芳茂铁盐的合成第16-20页
     ·通过配体交换制备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通过芳烃的亲核取代制备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·与碳亲核试剂反应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与氧亲核试剂反应第18页
       ·与氮亲核试剂的反应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通过氧化制备第19-20页
   ·紫外光固化技术和阳离子光固化体系第20-28页
     ·阳离子光固化的特点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阳离子光固化的单体和预聚体第21-22页
     ·阳离子光引发剂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·重氮盐类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二芳基碘鎓盐和三芳基硫鎓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·芳茂铁盐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光固化反应的研究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·芳茂铁盐的光解反应的应用第28-30页
   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-32页
第二章 实验部分第32-40页
   ·试剂和仪器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33页
   ·芳茂铁盐的合成第33-37页
     ·配体交换反应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[环戊二烯-铁-氯苯]六氟磷酸盐的合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[环戊二烯-铁-二苯甲烷]六氟磷酸盐(PMFC)的合成第34页
     ·亲核取代反应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·[环戊二烯-铁-N-苯基咔唑]六氟磷酸盐(NCFC)的合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[环戊二烯-铁-苯氧基咔哗]六氟磷酸盐(OCFC)的合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·[环戊二烯-铁-α-萘氧苯]六氟磷酸盐(NOFC-1)的合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[环戊二烯-铁-β-萘氧苯]六氟磷酸盐(NOFC-2)的合成第36页
     ·氧化反应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[环戊二烯-铁-二苯甲酮]六氟磷酸盐(BPFC)的合成第36-37页
   ·芳茂铁盐的紫外-可见吸收第37页
   ·芳茂铁的光引发活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感光体系的配置第37页
     ·光引发活性的测定第37-38页
   ·光引发剂热稳定性研究第38页
   ·通过芳茂铁盐的光解反应合成芳烃化合物第38-40页
     ·4-苯氧基咔唑的合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α-苯氧基萘的合成第39页
     ·β-苯氧基萘的合成第39-40页
第三章 结果与讨论第40-62页
   ·芳茂铁盐的合成及光解反应第40-44页
     ·芳茂铁盐的配体交换反应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芳茂铁盐的亲核取代反应第41-43页
     ·芳茂铁盐的氧化反应第43页
     ·利用芳茂铁盐的光解反应制备芳烃化合物第43-44页
   ·芳茂铁盐的紫外-可见吸收第44-49页
     ·NCFC与OCFC的紫外-可见吸收第44-46页
     ·NOFC-1和NOFC-2的紫外-可见吸收第46-48页
     ·PMFC与BPFC的紫外-可见吸收第48-49页
   ·光引发活性研究第49-59页
     ·不同光引发剂对引发活性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光引发剂用量对光引发活性的影响第52-56页
     ·增感剂对光引发活性的影响第56-59页
   ·芳茂铁盐热稳定性研究第59-62页
结论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附录Ⅰ 芳茂铁盐的IR,~1NMR谱图第68-78页
致谢第78-80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-82页
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2-83页
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83-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以C60为基的分子材料的合成研究
下一篇:1,6-亚甲基桥[10]轮烯-3,4-二甲酸酐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