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易斯·巴拉甘地域建筑创作的情感表达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9页 |
·研究概述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范围、方法与论文框架 | 第14-16页 |
·墨西哥建筑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 | 第16-25页 |
·辉煌的古印第安建筑艺术文化 | 第16-19页 |
·变迁中的新西班牙式建筑 | 第19-20页 |
·20世纪上半叶的墨西哥民族主义建筑 | 第20-25页 |
·非主流的边缘身份 | 第25-29页 |
·成长环境的外省气质 | 第25-26页 |
·传奇色彩的神秘形象 | 第26-27页 |
·主流之外的文化探索 | 第27-29页 |
第2章 地域意识下的情感理念诠释 | 第29-51页 |
·相似品质的文化渗透 | 第30-38页 |
·西班牙摩尔艺术 | 第30-32页 |
·贝克与地中海文化 | 第32-36页 |
·摩洛哥建筑 | 第36-38页 |
·建筑与景观的融合 | 第38-42页 |
·自然景观中的建筑 | 第38-39页 |
·建筑中的庭院景观 | 第39-42页 |
·传统生活模式的再创造 | 第42-48页 |
·民俗特征的发掘 | 第42-44页 |
·传统生活场景的重塑 | 第44-46页 |
·生活观念的深层提炼 | 第46-48页 |
·对时代的回应—传统元素的现代诠释 | 第48-51页 |
·现代艺术影响下的思想转型 | 第48-50页 |
·国际式的建筑实践 | 第50-51页 |
第3章 叙事性的抽象艺术—影像视角下的情感表现 | 第51-69页 |
·媒体宣传与影像空间 | 第52-55页 |
·抽象形态的特殊表现力 | 第55-60页 |
·形式的陌生化——塑造“形而上”空间 | 第55-57页 |
·色彩组合的图像空间 | 第57-60页 |
·景框中的场景空间 | 第60-63页 |
·空间布景——场景的固定特征 | 第60-61页 |
·陈设装置——场景的半固定特征 | 第61-63页 |
·主角的缺失和暗喻——场景的非固定特征 | 第63页 |
·叙事性的空间序列 | 第63-69页 |
·叙事题材 | 第63页 |
·迷宫式的路径设计 | 第63-66页 |
·叙事性的情感序列 | 第66-69页 |
第4章 巴拉甘建筑风格的延续与发展 | 第69-91页 |
·巴拉甘影响下的莱格雷塔建筑 | 第70-72页 |
·莱格雷塔对巴拉甘建筑的继承 | 第72-75页 |
·建筑语汇——墙·色·水·庭院 | 第72-74页 |
·情感暗示的地域建筑 | 第74-75页 |
·莱格雷塔对巴拉甘建筑的发展 | 第75-86页 |
·广泛的建筑类型 | 第75-78页 |
·西方古典美学 | 第78-79页 |
·建筑的社会性 | 第79-81页 |
·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| 第81-84页 |
·空间体验的本质区别 | 第84-86页 |
·巴拉甘与马里奥.谢赫楠的景观建筑 | 第86-87页 |
·巴拉甘建筑思想对本土以外的影响 | 第87-91页 |
第5章 文化视野下的巴拉甘地域建筑 | 第91-100页 |
·巴拉甘建筑与批判的地域主义 | 第92-95页 |
·社会形象的误解 | 第92-94页 |
·对地域建筑创作的影响 | 第94-95页 |
·继巴拉甘之后墨西哥民族身份的探讨 | 第95-97页 |
·模仿与创新——辩证的认同 | 第95-96页 |
·多元化民族身份的探索——寻找真正的自由 | 第96-97页 |
·对我国地域建筑创作的启示 | 第97-100页 |
·传统文化的深入发掘 | 第97页 |
·保留个性,勇于创新 | 第97-98页 |
·色彩的适当运用 | 第98页 |
·注重建筑的精神层面,构筑情感空间 | 第98-100页 |
结论 | 第100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4页 |
附录 | 第104-121页 |
A.路易斯·巴拉甘在1980年的普利茨克获奖致词 | 第104-109页 |
B.路易斯·巴拉甘建成作品年表 | 第109-115页 |
C.图片来源 | 第115-12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21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-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