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·百合、水仙病毒病及其危害 | 第12-14页 |
·植物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4-19页 |
·生物学鉴定法 | 第14-15页 |
·电子显微镜诊断法 | 第15-16页 |
·血清学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分子生物学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9-22页 |
·病毒脱除理论依据 | 第19-20页 |
·病毒脱除技术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的立题背景、意义与研究路线 | 第22-25页 |
·立题背景、意义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材料、方法及研究路线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百合、水仙主要病毒的RT-PCR 检测 | 第25-39页 |
·百合主要病毒检测 | 第25-3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30页 |
·喇叭水仙中百合斑驳病毒的RT-PCR 检测及序列分析 | 第30-3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34-35页 |
·水仙黄条病毒的RT-PCR 检测及序列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百合无症病毒的脱除 | 第39-50页 |
·试验处理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9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总结 | 第50-52页 |
·首次在荷兰进境喇叭水仙上检测到百合斑驳病毒 | 第50页 |
·应用RT-PCR 方法快速检测水仙黄条病毒 | 第50页 |
·高温变温结合剥茎尖全暗培养成功脱除百合无症病毒 | 第50-51页 |
·组培苗在添加水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脱毒效果不理想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8页 |
致谢 | 第58-6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