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3-26页 |
·麦类作物个体竞争能力与群体产量的关系 | 第13-16页 |
·影响植物竞争能力的性状 | 第16-17页 |
·地上和地下竞争的相对重要性 | 第17-18页 |
·植物竞争的非对称性 | 第18-19页 |
·对作物种内和种间竞争的研究概述 | 第19-20页 |
·竞争能力与根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关系 | 第20-22页 |
·对于作物适应干旱机理的认识 | 第22-24页 |
·立项依据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土壤水分有效性和植株间竞争影响春小麦的产量 | 第26-4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大田实验环境的描述 | 第2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27-28页 |
·植株采样 | 第28页 |
·土壤水分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·竞争指标 | 第29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1页 |
·气候数据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动态 | 第30-32页 |
·地上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产量比较 | 第32-36页 |
·竞争对产量表现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根干重,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分布结果 | 第37-39页 |
·土壤水分损耗和水分利用效率 | 第39-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3页 |
·小麦品种的竞争能力与生产力的关系 | 第41页 |
·决定现代小麦产量增益的主要因素 | 第41-42页 |
·小麦根系属性与品种竞争能力的重要关系 | 第42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春小麦生产力和根系形态对株间竞争和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 | 第44-60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44-46页 |
·实验地点和植物材料 | 第44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结果 | 第46-56页 |
·水分处理对无竞争时小麦植株生长的效应 | 第46-48页 |
·竞争对目标品种植株生长的影响和竞争等级排序 | 第48-51页 |
·竞争对各品种根冠比例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各品种在株间竞争下根系形态的变化 | 第52-56页 |
·讨论 | 第56-59页 |
·春小麦品种的竞争能力 | 第56页 |
·水分可获得性的效应 | 第56-57页 |
·竞争对根冠分配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竞争对根系结构的影响 | 第58页 |
·竞争对小麦品种籽粒产量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7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附录缩写词表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