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司法制度论文

论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--以寻甸县柯渡镇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导论第8-14页
 (一) 问题缘起第8-9页
 (二)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(三) 研究方法第12-14页
一、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界定第14-19页
 (一) 农村人民调解的概念及特征第14-16页
  1. 农村人民调解的概念及立法第14页
  2. 农村人民调解的特征第14-15页
  3. 与社区人民调解的区别第15-16页
 (二) 农村人民调解的功能和价值第16-19页
  1. 解决纠纷第16-17页
  2. 防止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犯罪,预防矛盾激化第17页
  3. 普法教育与社会治理第17-19页
二、农村人民调解的现状(以寻甸县柯渡镇为例)第19-29页
 (一) 农村人民调解组织概况第19页
 (二) 农村人民调解的主体第19-21页
  1. 人民调解员第19-20页
  2. 人民调解当事人第20-21页
 (三) 农村人民调解的案件类型第21-23页
  1. 婚姻家庭纠纷第22页
  2. 邻里纠纷第22页
  3. 赔偿纠纷第22页
  4. 征地补偿纠纷第22-23页
 (四) 农村人民调解的效果第23-24页
  1. 调解的权威性来源第23-24页
  2. 人民调解自身的优势第24页
 (五) 调解个案分析第24-29页
三、农村人民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9-41页
 (一) 农村人民调解存在的问题第29-37页
  1. “大调解”模式下农村人民调解定位模糊第29-30页
  2. 农村人民调解工作方式单一,无法应对新问题第30-32页
  3. 农村人民调解员素质参差不齐第32-34页
  4. 农村人民调解组织资金匮乏,影响调解员积极性第34-35页
  5. 《人民调解法》的实施对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影响第35-37页
 (二) 农村人民调解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7-41页
  1. 农村经济方式的转变第37-38页
  2. 农村社会环境的转变第38-39页
  3. 农村人民调解制度自身的缺陷阻碍其发挥作用第39-41页
四、完善农村人民调解的建议第41-48页
 (一) 进一步明确农村人民调解的定位,加强其自治功能第41-42页
 (二) 营造良好的农村人民调解运行环境第42-43页
 (三) 农村人民调解组织的多元化建设第43-44页
 (四) 提高农村人民调解员素质,推动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第44-46页
 (五) 增加对农村人民调解的资金投入,调动调解员积极性第46-48页
结语第48-50页
致谢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附录一:寻甸县柯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统计表第56-57页
附录二:寻甸县柯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情况统计表第57-58页
附录三:人民调解简易纠纷调解协议书第58-59页
附录四:调查问卷第59-60页
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固始民间柳编艺术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
下一篇:我国行业协会的法律规制--以反垄断法为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