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小反刍兽疫的研究进展 | 第10-25页 |
1 小反刍兽疫病毒简介 | 第10-14页 |
·病原的发现 | 第10-11页 |
·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流行概况 | 第11-12页 |
·PPRV 的特征 | 第12页 |
·小反刍兽疫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2 流行病学 | 第14-15页 |
·易感动物 | 第14页 |
·地理分布 | 第14-15页 |
·传播途径 | 第15页 |
·临床症状 | 第15页 |
3 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| 第15-19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16页 |
·免疫学试验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病毒分离鉴定 | 第17-18页 |
·RT-PCR | 第18-19页 |
·病毒中和试验 | 第19页 |
4 中国小反刍兽疫病毒病风险初步分析 | 第19-21页 |
5 防控 | 第21-25页 |
·小反刍兽疫病毒在我国传播的风险控制 | 第21-23页 |
·免疫和治疗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PPRV 荧光定量RT-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25-4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3页 |
·生物材料 | 第26页 |
·病料 | 第26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26-27页 |
·引物、探针的设计 | 第27页 |
·cRNA 标准品的制备 | 第27-31页 |
·荧光定量RT-PCR 检测体系的建立 | 第31-33页 |
2 结果 | 第33-39页 |
·引物和TaqMan 探针的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cRNA 标准品的制备 | 第34页 |
·荧光定量RT-PCR 反应条件 | 第34-35页 |
·标准曲线的制作 | 第35-36页 |
·荧光定量RT-PCR 动态范围的检测 | 第36页 |
·荧光定量RT-PCR 敏感性试验 | 第36页 |
·荧光定量RT-PCR 重复性试验 | 第36-38页 |
·特异性试验 | 第38-39页 |
·荧光定量RT-PCR 与普通RT-PCR 敏感性比较 | 第39页 |
·cRNA 标准品的稳定性试验 | 第39页 |
3 讨论 | 第39-42页 |
第三章 荧光定量RT-PCR 检测方法的应用 | 第42-50页 |
1 材料 | 第42-47页 |
·病料及生物材料 | 第42-43页 |
·试剂及仪器 | 第43页 |
·西藏自治区病料的处理及RNA 的提取 | 第43-44页 |
·荧光定量RT-PCR 检测 | 第44-45页 |
·普通RT-PCR 检测 | 第45页 |
·普通RT-PCR 扩增产物的测序 | 第45-47页 |
2 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荧光定量RT-PCR 检测结果和普通RT-PCR 检测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普通RT-PCR 扩增阳性样品的测序结果 | 第48页 |
3 讨论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融合蛋白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| 第50-59页 |
1 材料 | 第50-52页 |
·病料及生物材料 | 第50页 |
·试剂及仪器 | 第50-51页 |
·引物的设计及RT-PCR | 第51页 |
·F基因序列的测定、拼接及与其他病毒株F 基因序列的比较 | 第51-52页 |
2 结果 | 第52-57页 |
·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/Tib/Gej/07-30 的 F 蛋白基因的扩增及测序结果 | 第52-53页 |
·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China/Tib/Gej/07-30 与其他 PPRV F 蛋白基因的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较 | 第53-54页 |
·我国西藏小反刍兽疫病毒 China/Tib/Gej/07-30 与其他 PPRV 毒株 F 蛋白主要功能区位点的比较 | 第54-57页 |
3 讨论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