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·研究对象及研究缘起 | 第7-8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神话研究概述 | 第8页 |
| ·射日神话研究概述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| ·相关术语解释 | 第10-13页 |
| ·母题和中心母题 | 第10-11页 |
| ·情节基干和类型变体 | 第11页 |
| ·原型 | 第11-13页 |
| 2 中国壮侗语族射日神话的形态结构及类型变体 | 第13-23页 |
| ·中国壮侗语族射日神话概述 | 第13页 |
| ·中国壮侗语族射日神话的形态结构 | 第13-17页 |
| ·中国壮侗语族射日神话的类型变体 | 第17-23页 |
| 3 中国壮侗语族射日神话的文化解读 | 第23-39页 |
| ·为子复仇型射日神话:远古稻作文化的折光 | 第23-30页 |
| ·公鸡唤日(月)型与太阳报复型射日神话: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 | 第30-35页 |
| ·许诺-食言型射日神话:社会经济与道德形式转变中民众愿望的宣泄 | 第35-39页 |
| 4 中国壮侗语族射日神话的控日巫术原型 | 第39-45页 |
| ·灭日工具的巫术效力 | 第39-41页 |
| ·灭日立足点的巫术象征 | 第41-43页 |
| ·巫术仪式在后世的遗留 | 第43-45页 |
| 结语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| 附录 | 第5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