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1. 绪论 | 第6-9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6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6-7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7页 |
| ·本文的创新和意义 | 第7-9页 |
| 2. 两宋花鸟画的面貌 | 第9-22页 |
| ·“黄徐异体”与宋初的黄体风貌 | 第9-12页 |
| ·北宋中后期的“院体”新变化 | 第12-13页 |
| ·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和宣和画体 | 第13-16页 |
| ·南宋逸品花鸟 | 第16-18页 |
| ·水墨素玄——文人意笔花鸟画的初兴 | 第18-22页 |
| 3. 元代花鸟画的新变化 | 第22-32页 |
| ·宋画遗韵 | 第22-24页 |
| ·以书入画的文人审美旨趣 | 第24-26页 |
| ·文人“梅竹”题材 | 第26-28页 |
| ·表现手法的变化 | 第28-30页 |
| ·绘画功能的转变 | 第30-32页 |
| 4. 由宋至元花鸟画的艺术精神拓展 | 第32-37页 |
| ·社会变革的影响 | 第32页 |
| ·文学对元代花鸟画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文人花鸟画的价值观念对院体花鸟画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| ·笔墨美学价值的独立 | 第35-37页 |
| 结论 | 第37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|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0-41页 |
| 后记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