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肝片新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
缩略语表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1页 |
第一节 中医理论对慢性肝炎的认识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治疗慢性肝炎、肝硬化的中成药 | 第11-13页 |
第三节 护肝片的传统工艺与新工艺 | 第13-21页 |
一、护肝片传统生产工艺 | 第13-14页 |
二、护肝片新工艺 | 第14-16页 |
三、护肝片中各单味药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第二章 制备工艺研究 | 第21-40页 |
第一节 提取工艺研究 | 第21-32页 |
一、五味子的SFE-CO_2萃取工艺研究 | 第21-25页 |
二、柴胡的提取工艺研究 | 第25-28页 |
三、茵陈、板蓝根的提取工艺 | 第28页 |
四、五味子油的β-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| 第28-32页 |
第二节 成型工艺研究 | 第32-36页 |
一、压片方法的选择 | 第32页 |
二、辅料的筛选 | 第32-35页 |
三、工艺验证实验 | 第35-36页 |
四、小结 | 第36页 |
第三节 薄膜包衣工艺研究 | 第36-38页 |
一、仪器与试药 | 第36页 |
二、薄膜包衣材料 | 第36页 |
三、包衣液的配制 | 第36-37页 |
四、包衣操作工艺 | 第37页 |
五、薄膜包衣片质量考察 | 第37-38页 |
六、小结 | 第38页 |
第四节 制备工艺总结 | 第38-40页 |
一、制备方法 | 第38-39页 |
二、制备工艺流程图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质量标准研究 | 第40-52页 |
第一节 性状 | 第40页 |
第二节 鉴别 | 第40-44页 |
一、仪器与试药 | 第40-41页 |
二、薄层色谱鉴别实验 | 第41-44页 |
第三节 检查 | 第44-45页 |
一、仪器与试药 | 第44页 |
二、重量差异 | 第44-45页 |
三、崩解时限 | 第45页 |
第四节 含量测定 | 第45-52页 |
一、仪器与试药 | 第45-46页 |
二、方法与结果 | 第46-52页 |
第四章 新工艺护肝片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| 第52-57页 |
第一节 新工艺护肝片加速稳定性试验 | 第52-55页 |
一、仪器与试药 | 第52-53页 |
二、方法与结果 | 第53-55页 |
第二节 新工艺护肝片长期稳定性试验 | 第55-57页 |
一、仪器与试药 | 第55页 |
二、方法与结果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0页 |
一、制备工艺 | 第57-58页 |
二、成型工艺 | 第58页 |
三、薄膜包衣工艺 | 第58-59页 |
四、新工艺处方 | 第59页 |
五、质量标准 | 第59页 |
六、稳定性试验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