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2页 |
·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发展概况 | 第13页 |
·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| 第13-16页 |
·恒压频比控制 | 第14页 |
·矢量控制 | 第14-15页 |
·直接转矩控制 | 第15-16页 |
·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概况 | 第16-18页 |
·神经网络控制 | 第16-17页 |
·模糊控制 | 第17-18页 |
·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磁链控制模型的改进 | 第18-19页 |
·PWM 调制方法的改进 | 第19页 |
·误差调节器的改进 | 第19-20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| 第22-33页 |
·引言 | 第22页 |
·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类型 | 第22-24页 |
·坐标变换的基本原理 | 第24-26页 |
·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| 第26-29页 |
·电压方程 | 第27-28页 |
·定子磁链方程 | 第28页 |
·电磁转矩方程 | 第28-29页 |
·运动方程 | 第29页 |
·永磁同步电动机矩角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标么值系统 | 第30-32页 |
·基值的选取 | 第30-31页 |
·数学模型的标么值型式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基于模糊PI 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| 第33-49页 |
·引言 | 第33页 |
·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 | 第33-36页 |
·定子磁链控制 | 第34-35页 |
·转矩控制 | 第35-36页 |
·基于模糊PI 的直接转矩控制控制系统结构 | 第36-43页 |
·uα、uβ的计算 | 第37-38页 |
·磁链估计模型 | 第38-39页 |
·转矩估计模型 | 第39-40页 |
·SVPWM 工作原理 | 第40-43页 |
·直接转矩模糊PI 控制器的设计 | 第43-48页 |
·模糊控制基本原理 | 第44页 |
·模糊PI 控制器的设计 | 第44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| 第49-66页 |
·MATLAB 仿真工具简介 | 第49-51页 |
·电气系统工具箱 | 第49-50页 |
·模糊逻辑工具箱 | 第50-51页 |
·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51-65页 |
·3/2 变换模块 | 第52页 |
·2/2 逆变换模块 | 第52-53页 |
·SVPWM 模块 | 第53-57页 |
·磁链、转矩模块 | 第57-58页 |
·模糊PI 模块 | 第58-61页 |
·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| 第61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 | 第66-77页 |
·TMS320F2812 简介 | 第66-67页 |
·系统硬件设计 | 第67-73页 |
·系统总体结构 | 第67页 |
·主电路 | 第67-69页 |
·控制电路 | 第69页 |
·驱动电路 | 第69-71页 |
·反馈电路 | 第71-73页 |
·显示电路 | 第73页 |
·系统软件设计 | 第73-76页 |
·主程序 | 第74页 |
·定时器下溢中断子程序 | 第74-75页 |
·SVPWM 软件实现 | 第75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6章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7-93页 |
·实验平台介绍 | 第77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77-9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结论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8-99页 |
致谢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