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市政工程论文--给水工程(上水道工程)论文--净水工程(给水处理)论文

蓝藻与SOC复合污染的若干特征和混凝去除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20页
   ·地表水资源现状及复合污染第9-11页
     ·地表水资源现状第9页
     ·富营养化的危害第9-10页
     ·复合污染第10-11页
   ·蓝藻水华形成及危害第11-14页
     ·蓝藻水华的形成第11-13页
     ·蓝藻水华的危害第13页
     ·去除藻类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·地表水中的人工合成有机物第14-18页
     ·人工合成有机物污染第14-18页
     ·有机物的去除方法第18页
   ·蓝藻及人工合成有机物复合污染第1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8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9-20页
第2章 材料与方法第20-28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藻种来源第20页
     ·藻类培养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藻类与人工合成有机物相互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·GC-MS样品前处理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混凝试验方法第22页
   ·检测方法第22-28页
     ·藻类计数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理化指标检测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有机物检测方法第25-28页
第3章 藻类与人工合成有机物相互作用研究第28-37页
   ·铜绿微囊藻对硝基苯的富集第28-31页
     ·对数生长期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衰亡期第30-31页
   ·铜绿微囊藻对苯酚的富集第31-32页
   ·铜绿微囊藻对不同有机物吸附效果比较第32-33页
   ·硝基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对数生长期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衰亡期第34页
     ·不同生长期比较第34-35页
   ·苯酚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·不同有机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比较第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4章 微囊藻对天然原水中有机物的富集第37-51页
   ·对比加藻前后各类有机物变化第37-38页
   ·优先控制污染物富集效果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·各类有机物富集效果分析第39-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5章 混凝沉淀去除复合污染的小试研究第51-59页
   ·混凝剂的选取第51页
   ·混凝沉淀对藻类的去除第51-53页
   ·混凝沉淀对复合污染的去除第53-58页
     ·铜绿微囊藻及苯酚第53-55页
     ·铜绿微囊藻及硝基苯第55-57页
     ·不同有机物差异分析第57页
     ·高岭土与藻类富集对比图表第57页
     ·不同富集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结论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垂直U型土壤换热器长期供冷问题的研究
下一篇:支撑板式连接节点力学性能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