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提纯及去除实验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·概述第11页
   ·藻毒素的研究现状第11-22页
     ·藻毒素的污染状况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藻毒素的种类和化学结构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微囊藻毒素的理化性质第14页
     ·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机理第14页
     ·微囊藻毒素在水体中的变迁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和致毒机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分析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微囊藻毒素的提取和纯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方法第19-22页
   ·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22-24页
     ·课题来源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3-24页
第2章 试验条件与分析方法第24-29页
   ·实验所用试剂与设备第24-27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设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实验反应过程第26-27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溶液的配制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仪器的洗涤第28页
   ·测定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臭氧浓度的测定第28页
     ·pH值的测定第28-29页
第3章 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方法第29-38页
   ·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第29-32页
     ·流动相的选择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流动相配比的选择第30页
     ·紫外检测波长的确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流动相流速和柱温的确定第31页
     ·标准曲线第31-32页
   ·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固相萃取小柱的活化第33页
     ·进样第33页
     ·淋洗液的选择第33页
     ·洗脱液的选择第33-34页
   ·MC-LR的液相色谱-二级质谱法(LC-MS/MS)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液质联用法第34页
     ·对MC-LR进行LC-MS/MS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8页
第4章 微囊藻毒素提纯实验研究第38-55页
   ·实验室中铜绿微囊藻的培养第38-43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8-43页
     ·铜绿微囊藻最佳采集时间的确定第43页
   ·干藻粉的制备第43-46页
   ·微囊藻毒素MC-LR的提纯实验第46-51页
     ·提取和纯化方法第46页
     ·微囊藻毒素MC-LR的提取第46-49页
     ·微囊藻毒素MC-LR的纯化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微囊藻毒素MC-LR的富集第51页
   ·提取液中目标毒素的定性第51-5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5章 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去除实验研究第55-65页
   ·UV对MC-LR的去除实验研究第55-57页
     ·UV光化学反应第55页
     ·UV对MC-LR的去除情况第55-57页
   ·O_3对MC-LR的去除实验研究第57-59页
   ·UV/O_3对MC-LR的去除实验研究第59-61页
     ·UV/O_3工艺第59-60页
     ·UV/O_3对MC-LR的降解情况第60-61页
   ·天然有机物对MC-LR降解效能的影响第61-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结论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光合细菌/酵母菌处理大豆加工废水的研究
下一篇:电极生物膜法去除亚硝酸盐氮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