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束管道拖航安装的设计与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集束管道技术 | 第12-14页 |
·集束管道定义 | 第12页 |
·集束管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| 第12-13页 |
·集束管道技术特有优势 | 第13-14页 |
·海底管道安装方法 | 第14-17页 |
·铺管船法 | 第14页 |
·卷筒法 | 第14页 |
·拖管法 | 第14-16页 |
·拖管法优势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及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·拖管的新方法及新工艺 | 第17-18页 |
·拖航管道的静力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拖航管道的动力及疲劳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管道的拖航实验 | 第20页 |
·国内拖管技术应用及存在问题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集束管道复合式拖航方案设计 | 第22-36页 |
·复合式拖航方案概述 | 第22-23页 |
·集束管道下水设计 | 第23-26页 |
·集束管道预制 | 第23-24页 |
·集束管道下水准备 | 第24-25页 |
·集束管道下水步骤 | 第25-26页 |
·集束管道拖航设计 | 第26-31页 |
·拖航准备及浮力调整 | 第26-27页 |
·管道在近海的浮拖 | 第27页 |
·管道在外海的CDTM拖航 | 第27-29页 |
·管道在油田内部的离底拖 | 第29-31页 |
·集束管道安装设计 | 第31-35页 |
·管道偏移就位 | 第31-32页 |
·管段对接 | 第32-33页 |
·管道充水下沉 | 第33-34页 |
·挖沟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集束管道拖航分析理论及参数 | 第36-59页 |
·集束管道拖航分析理论 | 第36-47页 |
·非线性大挠度梁理论 | 第36-40页 |
·自然悬链线理论 | 第40-43页 |
·刚悬链线理论 | 第43-44页 |
·拖缆二维定常理论 | 第44-47页 |
·管道系统在拖航中的外力计算 | 第47-50页 |
·波浪、海流力计算 | 第47-49页 |
·管道系统水下重量 | 第49页 |
·海床摩擦力 | 第49页 |
·静水压力 | 第49-50页 |
·集束管道拖航系统参数 | 第50-54页 |
·集束管道参数 | 第50-52页 |
·拖头参数 | 第52页 |
·拖索参数 | 第52-53页 |
·压载链参数 | 第53-54页 |
·集束管道等效方法 | 第54-58页 |
·集束管道等效原理 | 第55-56页 |
·集束管道等效原理验证 | 第56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4章 集束管道复合式拖航力学分析 | 第59-82页 |
·浮拖管道共振分析 | 第59-62页 |
·浮拖管道动力特性 | 第59-60页 |
·浮拖管道共振周期计算 | 第60-61页 |
·浮拖共振分析结果 | 第61-62页 |
·CDTM拖航敏感性分析 | 第62-77页 |
·CDTM拖航分析模型和方法 | 第63-64页 |
·CDTM拖航敏感性分析结果 | 第64-75页 |
·CDTM分析结果验证 | 第75-77页 |
·离底拖管道稳定性分析 | 第77-80页 |
·管道在停泊水域的稳定性计算 | 第78页 |
·离底拖时管道稳定性计算 | 第78-79页 |
·拖船拖力与缆长计算 | 第79-80页 |
·首拖缆回收计算 | 第8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第5章 集束管道安装阶段力学分析 | 第82-99页 |
·集束管道单吊点对接分析 | 第82-89页 |
·力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| 第82-84页 |
·数值求解 | 第84-85页 |
·计算结果 | 第85-88页 |
·结果验证 | 第88-89页 |
·集束管道充水下沉分析 | 第89-94页 |
·集束管道充水下沉力学模型 | 第89-92页 |
·计算结果 | 第92-94页 |
·集束管道挖沟分析 | 第94-98页 |
·力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| 第94-96页 |
·数值求解及结果 | 第96-9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结论 | 第99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05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