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0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| 第11-13页 |
·课题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国际船员劳务市场分析和发展趋势 | 第15-21页 |
·世界经济发展与国际航运业的关联性 | 第15-17页 |
·航运服务产业链 | 第15-16页 |
·港城关系 | 第16页 |
·庞大的航运市场 | 第16-17页 |
·海陆经济一体化 | 第17页 |
·世界主要船员输出国及海员劳务状况 | 第17-18页 |
·BIMCO/ISF 2000/2005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| 第18-19页 |
·2005年海员供应 | 第18-19页 |
·2005年海员需求 | 第19页 |
·国际船员劳务技术输出的重要性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国际公约和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对船员国际劳务的影响 | 第21-27页 |
·概述 | 第21页 |
·STCW公约的要求和影响 | 第21-24页 |
·STCW公约的新要求及其影响 | 第22页 |
·履约报告和审核 | 第22-23页 |
·航海技术人员的适任标准 | 第23页 |
·可供选择的功能发证 | 第23页 |
·模拟器训练 | 第23-24页 |
·质量标准体系 | 第24页 |
·STCW公约及其他相关国际海事管理的发展趋势 | 第24页 |
·国际劳工组织公约概述及其影响 | 第24-27页 |
·概述 | 第24-25页 |
·影响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国际船员劳务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| 第27-43页 |
·影响船员劳务需求的主要因素 | 第27-29页 |
·影响船员劳务供给的主要因素 | 第29-30页 |
·预测方法选择 | 第30-32页 |
·国际船员劳务需求预测方法 | 第32-43页 |
·现有国际船员需求预测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国际船员数量的预测方法 | 第33-39页 |
·船员劳务需求函数关系式 | 第39页 |
·对进入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需求测算 | 第39-41页 |
·进入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船员递减与补充测算 | 第41-42页 |
·APEC成员2000年供需预测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我国船员劳务市场现状与分析 | 第43-48页 |
·加入WTO以后对中国海运业的正面影响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加入WTO以后对中国海运业的负面影响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航运经济现状及其趋势 | 第46-48页 |
·简介 | 第46页 |
·当代航运市场对海员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第6章 海员劳务运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| 第48-56页 |
·菲律宾海员外派概况 | 第48-49页 |
·菲律宾海员劳务外派法规体系 | 第49-50页 |
·政府和行业的相关管理 | 第50页 |
·菲律宾海外就业署(POEA) | 第50页 |
·海员教育培训体系 | 第50-56页 |
·一般概况 | 第50-51页 |
·航海教育培训的管理机构体系 | 第51-52页 |
·航海教育培训体系构成 | 第52-56页 |
第7章 中国国际海员劳务输出运作模式 | 第56-71页 |
·简介 | 第56-63页 |
·劳务管理法规体系 | 第56页 |
·政府和行业的相关管理 | 第56-60页 |
·海员教育培训体系 | 第60-63页 |
·船员劳务输出管理的深层次分析 | 第63-71页 |
·船员劳务输出管理的深层次分析的技术路线 | 第63-69页 |
·中国船员劳务输出在波士顿矩阵中的定位 | 第69页 |
·波土顿矩阵方法在船员劳务输出业务中应用 | 第69-71页 |
第8章 对策与建议 | 第71-74页 |
·政府方面 | 第71-72页 |
·培训方面 | 第72-73页 |
·总结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