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转型研究--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.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制度 | 第13页 |
·制度变迁 | 第13-14页 |
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| 第14页 |
·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6-17页 |
2.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演化轨迹 | 第17-27页 |
·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演化时段 | 第17-22页 |
·创建维持时期(1949年-1956年) | 第17-19页 |
·调整与巩固时期(1957年-1977年) | 第19-20页 |
·改革试点时期(1978年-1998年) | 第20-22页 |
·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时期(1998年-现在) | 第22页 |
·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演化方式 | 第22-23页 |
·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演化路径 | 第23-27页 |
·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建立 | 第23-25页 |
·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改革 | 第25-27页 |
3. 政府或国家在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| 第27-36页 |
·职工医疗保险服务应由政府(国家)提供 | 第27-29页 |
·准公共品的提供 | 第27-28页 |
·职工医疗保险是准公共品 | 第28-29页 |
·政府(国家)的优势 | 第29-33页 |
·政府(国家)的抗风险能力强 | 第29-30页 |
·政府(国家)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投保方的逆向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政府(国家)具有市场之外的再分配职能 | 第31-33页 |
·政府(国家)的局限性 | 第33-36页 |
·政府(国家)可能导致低效率配置 | 第33页 |
·收益与成本的分离可能造成X低效率 | 第33-35页 |
·政府(国家)无法消除道德风险 | 第35-36页 |
4. 意识形态在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| 第36-42页 |
·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制度功能 | 第36-38页 |
·意识形态的概念 | 第36-37页 |
·意识形态的制度功能 | 第37-38页 |
·保险思想对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·改革开放之前的保险思想 | 第39-40页 |
·改革开放之后的保险思想 | 第40-42页 |
5. 研究结论和建议 | 第42-46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42页 |
·研究建议 | 第42-46页 |
·政府(国家)职能的再定位 | 第42-44页 |
·注意意识形态的引导方法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| 第49-50页 |
后记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