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原子相干效应的电磁诱导光吸收光栅及光脉冲群速度调控
| 提要 | 第1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3页 |
| ·早期的原子相干效应研究 | 第10-14页 |
| ·相干粒子数捕获 | 第10-12页 |
| ·无粒子反转光放大 | 第12-14页 |
| ·电磁感应光透明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电磁诱导光吸收光栅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·相干光学烧孔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8-21页 |
| ·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3页 |
| 第二章 与论文相关的理论工具 | 第23-43页 |
| ·原子相干效应的半经典理论 | 第23-34页 |
| ·量子体系的三种基本图象 | 第24-27页 |
| ·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半经典理论 | 第27-32页 |
| ·缀饰态理论 | 第32-34页 |
| ·一维光学光栅的理论工具 | 第34-38页 |
| ·一维光学光栅的基本结构 | 第34-35页 |
| ·单周期介质中光场的传输矩阵 | 第35-37页 |
| ·多周期介质光场的传输矩阵 | 第37-38页 |
| ·色散介质中光波传输速度的理论工具 | 第38-43页 |
| ·相速度与群速度的定义 | 第38页 |
| ·相速度与群速度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| ·色散介质中高斯型光脉冲的传输模拟 | 第39-43页 |
| 第三章 均匀原子介质中的电磁诱导光吸收光栅 | 第43-55页 |
| ·引言 | 第43-44页 |
| ·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 | 第44-48页 |
| ·超冷原子系统中EIG探测场的光谱特性 | 第48-49页 |
| ·热原子系统中 EIG 探测场的光谱特性 | 第49-51页 |
| ·冷原子与热原子系统中 EIG 效应的比较与分析 | 第51-5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| 第四章 均匀超冷原子介质中的可调谐双光子禁带 | 第55-65页 |
| ·引言 | 第55-56页 |
| ·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 | 第56-59页 |
| ·双光子禁带结构 | 第59-60页 |
| ·双光子禁带调节及缀饰态分析 | 第60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第五章 热原子系统中基于相干光学烧孔的光速减慢 | 第65-77页 |
| ·引言 | 第65-66页 |
| ·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 | 第66-69页 |
| ·探测场的吸收光谱及共振频率处的群折射率 | 第69-74页 |
| ·高斯型光脉冲传输模拟 | 第74-7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| 第六章 四能级原子系统中的快慢光调节 | 第77-89页 |
| ·引言 | 第77-78页 |
| ·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 | 第78-81页 |
| ·冷原子与热原子系统中的群折射率及其比较 | 第81-85页 |
| ·高斯型光脉冲传输模拟 | 第85-8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| 论文总结 | 第89-9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3-107页 |
|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| 第107-109页 |
| 致谢 | 第109-110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110-123页 |
| Abstract | 第123-1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