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6页 |
引言 | 第6-7页 |
一、我国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演进 | 第7-13页 |
(一) 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打黑的政策、法规 | 第7-8页 |
(二) 新刑法增设了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条款 | 第8-10页 |
(三) 最高人民法院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出司法解释 | 第10-11页 |
(四)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解释完善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立法 | 第11-13页 |
二、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“反黑”立法的概况和启示 | 第13-18页 |
(一) 有关国家和地区“反黑”刑事立法概况 | 第13-17页 |
(二) 有关国家和地区“反黑”刑事立法的启示 | 第17-18页 |
三、我国反黑立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| 第18-25页 |
(一) 定义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 | 第18-20页 |
(二) 罪名设定不够完备 | 第20页 |
(三) 刑罚设置缺少针对性 | 第20-23页 |
(四) 惩治机制缺乏配套性 | 第23-25页 |
四、完善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的构想 | 第25-33页 |
(一) 完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| 第25-27页 |
(二) 完善罪名及罪种 | 第27-29页 |
(三) 区分量刑、完善刑种 | 第29-31页 |
(四) 完善配套立法,加强反洗钱和反腐败措施 | 第31页 |
(五) 采用特别程序制度 | 第31-33页 |
结论 | 第33-34页 |
注释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6页 |
后记 | 第36-37页 |
论文摘要 | 第37-40页 |
Abstract | 第40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