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--金属材料论文--钢论文--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

高强塑积热变形淬火碳分配钢的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6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6-49页
   ·引言第16-18页
   ·先进高强度钢(AHSS)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第18-23页
     ·第一、二代先进高强度钢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第20-23页
   ·热成形钢的发展及现状第23-27页
     ·热成形工艺的概念与微观组织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热成形钢中各元素的作用及力学性能第25-27页
   ·Q&P 和 Q-P-T 热处理工艺简介第27-33页
     ·Q&P 和 Q-P-T 工艺的概念与微观组织第27-30页
     ·Q&P 和 Q-P-T 钢中各元素的作用及影响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因素第30-32页
     ·Q&P 和 Q-P-T 钢优异的力学性能第32-33页
   ·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(DIFT)技术简介第33-35页
   ·先进超高强度钢的设计第35-40页
     ·钢的主要强化机制第35-37页
     ·钢的主要塑性增强机制第37-38页
     ·高强度钢的组织、成分和热处理设计原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一些高强度钢的设计思想第39-40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第40-42页
 参考文献第42-49页
第二章 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第49-57页
   ·试验用钢的成分设计第49-51页
   ·试样制备第51页
   ·热模拟实验及热处理工艺第51-53页
   ·热膨胀实验第53页
   ·显微组织分析与表征方法第53-55页
     ·OM 及SEM 观察第53-54页
     ·TEM 观察第54-55页
     ·XRD 分析第55页
   ·力学性能测试第55-56页
 参考文献第56-57页
第三章 HS-QP 钢的设计、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第57-97页
   ·引言第57-59页
   ·HS-QP 钢的设计第59-65页
     ·HS-QP 钢的成分设计第59页
     ·HS-QP 钢的组织设计第59-61页
     ·HS-QP 钢的工艺设计第61-65页
   ·HS-QP 钢的微观组织第65-73页
     ·XRD 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·OM 及SEM 观察第66-70页
     ·TEM 观察第70-73页
   ·力学性能测试第73-80页
     ·HS-QP 钢的力学性能第73-76页
     ·Q&P 处理对热成形的性能影响分析第76-80页
   ·HS-QP 钢的马氏体相变第80-88页
     ·热成形-Q&P 处理中的马氏体相变热力学第81-82页
     ·热成形-Q&P 处理中的马氏体形态、微观结构第82-88页
   ·HS-QP 钢:一种新型第三代高强度复相钢第88-9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0-91页
 参考文献第91-97页
第四章 DIFT-QP 钢的设计、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第97-119页
   ·引言第97-98页
   ·DIFT-QP 钢的设计第98-101页
     ·DIFT-QP 钢的组织设计第98-99页
     ·DIFT-QP 钢的工艺设计第99-101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1-114页
     ·临界区显微组织的形成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·碳分配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化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·形变诱导对铁素体和马氏体的影响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形变诱导对残余奥氏体的影响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·残余奥氏体的形态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力学性能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·DIFT-QP 过程的微观组织演化第111-11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4-115页
 参考文献第115-119页
第五章 热变形淬火碳分配钢细化复相组织形成机制第119-133页
   ·引言第119页
   ·变形+相变细化组织探讨第119-122页
   ·HS-QP 工艺获得的细化复相组织第122-125页
   ·DIFT-QP 工艺获得的细化复相组织第125-127页
   ·热变形淬火碳分配钢的强韧化原理第127-1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9-130页
 参考文献第130-133页
第六章 结论第133-136页
创新点第136-137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7-139页
致谢第139页

论文共1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o-Ni-Ga(Al)合金深过冷及定向凝固行为
下一篇:基于稀疏编码的设备状态识别及其重型轧辊磨床监测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