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·陀螺仪测角 | 第15-16页 |
·GPS载波相位差分法 | 第16-17页 |
·CCD激光自准直仪 | 第17-18页 |
·其它方法 | 第18页 |
·摄像测量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主要结构及内容安排 | 第19-21页 |
·论文主要结构 | 第19-20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基于双像机的不稳定测量平台静基准转换方法 | 第22-33页 |
·方法概述 | 第22-24页 |
·坐标基准 | 第22-23页 |
·原理介绍 | 第23-24页 |
·像机姿态测量 | 第24-27页 |
·像机平移运动 | 第24-26页 |
·像机旋转运动 | 第26-27页 |
·测量误差修正 | 第27-29页 |
·初始对准角度误差影响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单、双像机静基准转换区别 | 第31-32页 |
·单像机静基准转换原理 | 第31-32页 |
·二者差异 | 第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 | 第33-41页 |
·系统设计的目的 | 第33页 |
·系统设计的要求和指标 | 第33-34页 |
·总体要求 | 第33页 |
·总体指标 | 第33-34页 |
·系统方案构思 | 第34页 |
·系统功能要求 | 第34页 |
·系统的整体布局 | 第34页 |
·系统方案总体设计 | 第34-36页 |
·硬件系统简介 | 第35-36页 |
·软件系统简介 | 第36页 |
·关键技术 | 第36-40页 |
·参考标志物的制作以及特征点跟踪定位技术 | 第37-39页 |
·基于GPS OEM板的误差修正系统时统方法 | 第39页 |
·摄像机的标定 | 第39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参考标志物的制作与特征点跟踪定位方法研究 | 第41-52页 |
·光源的作用 | 第41页 |
·光源的基本知识 | 第41-44页 |
·自然光源与人工光源 | 第41-42页 |
·直射光与散射光 | 第42页 |
·前景光与背景光 | 第42-43页 |
·LED光源 | 第43-44页 |
·光源的设计要求 | 第44-46页 |
·光谱特性 | 第44页 |
·光照度 | 第44-46页 |
·光源稳定性 | 第46页 |
·光照的均匀性 | 第46页 |
·参考标志物的制作 | 第46-49页 |
·参考标志物的形状 | 第46-47页 |
·参考标志物的尺寸 | 第47-48页 |
·参考标志物的设计 | 第48-49页 |
·十字丝特征点高精度跟踪定位技术 | 第49-51页 |
·方形孔径采样定理 | 第50页 |
·特征点跟踪定位原理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数据 | 第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基于GPS OEM板数据误差修正系统时统方法研究 | 第52-58页 |
·GPS OEM板授时原理 | 第52-53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52-53页 |
·串行时间数据解析 | 第53页 |
·GPS OEM板触发串口实现时间同步 | 第53-57页 |
·串口通信概念 | 第53-54页 |
·计算机与GPS OEM板串口通信 | 第54-55页 |
·在VC环境下实现脉冲及时间的提取 | 第55-56页 |
·高精度计时原理 | 第56页 |
·时间统一的实现 | 第56-57页 |
·精度分析 | 第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六章 模拟实验 | 第58-69页 |
·实验准备 | 第58-61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58页 |
·支架稳定性误差分析 | 第58-61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61-63页 |
·估算误差模型 | 第62页 |
·随机误差测量实验 | 第62-63页 |
·系统误差测量实验 | 第63页 |
·修正误差测量实验 | 第6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63-68页 |
·随机误差 | 第63-64页 |
·系统误差 | 第64-65页 |
·静态修正误差 | 第65页 |
·动态修正误差 | 第65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结束语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