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体育论文--体育理论论文--体育基础科学论文--运动生理学论文

广播体操锻炼对事件相关电位影响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3页
1 前言第13-26页
   ·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3页
   ·事件相关电位概述第13-19页
     ·事件相关电位定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第14页
     ·P300 及其研究指标第14-15页
     ·P300 的诱发模式第15页
     ·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因素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·生理学因素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年龄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性别及性格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月经期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体温心率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非生理学因素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任务难度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刺激性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刺激强度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刺激复杂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记录电极部位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受试者注意状态第17页
       ·其他因素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咖啡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吸烟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酒精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睡眠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遗传因素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进食食物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季节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测量间隔第19页
     ·P300 的产生机制第19页
     ·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第19页
   ·运动与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第19-23页
     ·一次急性运动对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第19-21页
     ·长期慢性运动(训练)对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纵向追踪研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横向比较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运动对事件相关电位影响研究中的不足第22-23页
   ·广播体操健身功能的研究第23-26页
     ·广播体操的定义第23页
     ·中学第二套广播体操第23页
     ·“青春的活力”广播体操特点第23-25页
     ·“青春的活力”广播体操健身功能的研究第25-26页
2 研究假说第26页
3 研究设计与实施第26-33页
   ·研究设计第26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26-2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7-32页
     ·文献资料法第27页
     ·实验研究法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·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·形态学指标的测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·健康体适能指标的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身体成分测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柔韧性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最大吸氧量测定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肌肉耐力测试第30页
       ·心理指标的测定--简式POMS 量表第30页
     ·数理统计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·描述性统计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推断性统计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重复测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配对T 检验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独立样本T 检验第32页
   ·运动处方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运动方式第32页
     ·运动强度第32页
     ·运动时间第32页
     ·运动频率第32页
     ·锻炼周期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注意事项第33页
   ·质量保证措施第33页
     ·受试者保证措施第33页
     ·主试者保证措施第33页
4 研究结果第33-45页
   ·进入统计的数据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·6 周广播操锻炼及2 周恢复期间P300 潜伏期的动态变化第34-35页
   ·6 周广播操锻炼前后Pz、Cz、Fz 点P300 潜伏期的变化第35-37页
   ·6 周广播操锻炼及2 周恢复期间P300 波幅的动态变化第37-38页
   ·6 周广播操锻炼前后Pz、Cz、Fz 点P300 波幅的变化第38-40页
   ·6 周广播操锻炼及2 周恢复期间反应时的动态变化第40-41页
   ·6 周广播操锻炼前后Pz、Cz、Fz 点反应时的变化第41-43页
   ·6 周广播操锻炼前后受试者健康体适能的变化第43-44页
   ·6 周广播操锻炼前后受试者身体成分指标的变化第44-45页
   ·6 周广播操锻炼前后受试者POMS 变化第45页
5 讨论第45-54页
   ·6 周不同频率广播体操锻炼对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第45-48页
   ·6 周不同频率广播体操锻炼对心境状态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·6 周不同频率广播体操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第49-54页
6 结论与建议第54页
7 参考文献第54-59页
附件1:PARQ & YOU第59-60页
附件2:简式POMS第60-62页
附件3 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从CUBA的开展中论山东省部分高校篮球文化的构建
下一篇:山东省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现状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