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33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8页 |
·PVC共混增韧机理 | 第8-16页 |
·弹性体增韧 | 第8-12页 |
·刚性粒子增韧 | 第12-14页 |
·弹性体增韧PVC体系的影响因素 | 第14-15页 |
·MBS对PVC的改性机理 | 第15-16页 |
·MBS树脂的研究开发进展 | 第16-31页 |
·MBS国内外生产发展概况 | 第16-18页 |
·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家的产品牌号和性能 | 第18-19页 |
·MBS的消费市场及PVC制品 | 第19-20页 |
·MBS树脂的制备技术 | 第20-29页 |
·MBS制备新技术 | 第29-31页 |
·MBS的发展趋势 | 第31页 |
·课题的意义 | 第31-33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31页 |
·课题的目的 | 第31-32页 |
·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透明耐侯性MBS的合成 | 第33-55页 |
·透明耐侯性MBS树脂的合成 | 第33-37页 |
·原料及主要设备 | 第33-34页 |
·原料 | 第33页 |
·设备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34-37页 |
·基本合成配方 | 第34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34-35页 |
·分析测试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透明耐侯性MBS树脂的设计 | 第37-40页 |
·透明耐候性MBS树脂的合成原则 | 第37-38页 |
·透明耐候性MBS树脂的设计基本思路 | 第38页 |
·透明耐侯性MBS树脂的组分要求 | 第38页 |
·亚微观粒子结构模型 | 第38-39页 |
·MBS合成工艺流程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55页 |
·MBS树脂橡胶相的合成 | 第40-51页 |
·聚合反应的速率 | 第40页 |
·橡胶相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橡胶粒径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橡胶粒径的控制方法 | 第42-48页 |
·橡胶相交联度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橡胶相含量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乳化剂的影响 | 第50页 |
·单体加料方式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MBS树脂的接枝聚合 | 第51-53页 |
·单体加入方式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橡胶核层与接枝层比例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| 第52页 |
·引发剂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乳化剂加量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MBS树脂的后处理工艺 | 第53-55页 |
·凝聚温度对产品颗粒形态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凝聚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抗氧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| 第54页 |
·分散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| 第54页 |
·干燥温度对产品颗粒形态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第三章 透明耐侯性MBS及MBS/PVC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| 第55-71页 |
·样品的制备与测试 | 第55-57页 |
·MBS/PVC共混物样品的制备 | 第55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55-56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56-5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7-71页 |
·MBS的核/壳结构表征 | 第57-58页 |
·MBS的成分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MBS在共混体系中的分布 | 第59-60页 |
·MBS/PVC共混物的冲击断面形貌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MBS/PVC共混物的冲击性能 | 第61-62页 |
·MBS/PVC共混物的拉伸性能 | 第62-64页 |
·MBS/PVC共混物的加工性能 | 第64-66页 |
·MBS/PVC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 | 第66-67页 |
·MBS/PVC共混物的耐热性能 | 第67-68页 |
·MBS/PVC的光学性能 | 第68-69页 |
·MBS树脂的耐热性能 | 第69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