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8页 |
1.1 照明光源的分类及发展 | 第11-13页 |
1.1.1 白炽灯 | 第11页 |
1.1.2 荧光灯 | 第11-12页 |
1.1.3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| 第12页 |
1.1.4 发光二极管 | 第12-13页 |
1.2 LED简介 | 第13-15页 |
1.2.1 LED发光原理 | 第13页 |
1.2.2 白光LED的实现途径 | 第13-15页 |
1.3 稀土离子发光特征及影响因素 | 第15-19页 |
1.3.1 稀土离子发光特征 | 第15页 |
1.3.2 稀土离子发光的影响因素 | 第15-19页 |
1.3.2.1 电子云膨胀效应(nephelauxetic effect) | 第16页 |
1.3.2.2 晶体场理论 | 第16-17页 |
1.3.2.3 能量传递 | 第17-19页 |
1.4 白光LED用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6页 |
1.4.1 蓝光LED芯片用发光材料 | 第19-20页 |
1.4.2 近紫外LED芯片用发光材料 | 第20-21页 |
1.4.3 新型氮(氧)物发光材料 | 第21-23页 |
1.4.4 LED用发光材料中的能量传递现象 | 第23-26页 |
1.4.4.1 不同格位间能量传递 | 第23-24页 |
1.4.4.2 不同离子间能量传递 | 第24-26页 |
1.5 本论文的选题和结构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实验 | 第28-33页 |
2.1 样品制备 | 第28-29页 |
2.1.1 实验试剂 | 第28页 |
2.1.2 实验设备 | 第28-29页 |
2.1.3 样品的制备方法 | 第29页 |
2.2 主要表征方法及仪器 | 第29-33页 |
2.2.1 X射线粉末衍射(XRD) | 第29-30页 |
2.2.2 紫外-可见(UV-Vis)吸收-反射光谱 | 第30页 |
2.2.3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和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 | 第30页 |
2.2.4 紫外-可见(UV-Vis)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 | 第30-31页 |
2.2.5 量子效率及光谱热稳定性 | 第31页 |
2.2.6 色坐标及色温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Ca_(15)Si_(20)O_(10)N_(30):Ce~(3+)的发光性能及不同格位间能量传递的研究 | 第33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33-34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4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4页 |
3.3.1 物相、晶体结构及形貌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3.2 光谱性质 | 第36-39页 |
3.3.3 不同格位Ce~(3+)之间能量传递分析 | 第39-43页 |
3.3.4 温度对样品发光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Ba_3P_4O_(13):Eu~(2+)的发光性能及不同格位间能量传递研究 | 第45-55页 |
4.1 引言 | 第45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5-46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4页 |
4.3.1 物相分析 | 第46页 |
4.3.2 光谱性质 | 第46-48页 |
4.3.3 浓度淬灭与能量传递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3.4 温度对样品发光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4.3.5 CIE色坐标 | 第53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Ca_3Si_2O_4N_2:Ce~(3+), Eu~(2+)的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研究 | 第55-66页 |
5.1 引言 | 第55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55-56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6-65页 |
5.3.1 物相、晶体结构及形貌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3.2 Ca_3Si_2O_4N_2:Ce~(3+)的光谱性质 | 第57-59页 |
5.3.3 Ca_3Si_2O_4N_2:Ce~(3+),Eu~(2+)的光谱性质 | 第59-61页 |
5.3.4 Ca_3Si_2O_4N_2:Ce~(3+),Eu~(2+)能量传递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3.5 温度对样品发光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Ce~(3+)、Mn~(2+)及Eu~(3+)掺杂的CaSr_2Al_2O_6的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研究 | 第66-89页 |
6.1 引言 | 第66-67页 |
6.2 CaSr_2Al_2O_6:Ce~(3+),Li~+,Mn~(2+)的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研究 | 第67-81页 |
6.2.1 实验部分 | 第67页 |
6.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7-81页 |
6.2.2.1 晶体结构及物相分析 | 第67-71页 |
6.2.2.2 CaSr_2Al_2O_6:Ce~(3+),Li~+的光谱性质 | 第71-75页 |
6.2.2.3 CaSr_2Al_2O_6:Ce~(3+),Li~+,Mn~(2+)的光谱性质及能量传递分析 | 第75-80页 |
6.2.2.4 温度对CaSr_2Al_2O_6:Ce~(3+),Li~+,Mn~(2+)样品发光的影响 | 第80-81页 |
6.3 CaSr_2Al_2O_6:Eu~(3+)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| 第81-88页 |
6.3.1 实验部分 | 第81页 |
6.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81-88页 |
6.3.2.1 物相分析 | 第81-82页 |
6.3.2.2 CaSr_2Al_2O_6:Eu~(3+)的光谱性质 | 第82-86页 |
6.3.2.3 临界距离 | 第86-87页 |
6.3.2.4 温度对样品发光的影响 | 第87-88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7.1 结论 | 第89-90页 |
7.2 不足及展望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108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08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