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4页 |
·逻辑框架与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董事会治理风险研究的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| 第16-25页 |
·董事会独立性与财务报告质量关系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董事会规模与上市公司风险关系的相关文献 | 第18-19页 |
·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上市公司风险关系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两职设置状况与上市公司风险关系的相关研究 | 第20-21页 |
·审计委员会设置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·董事持股与上市公司风险关系的相关研究 | 第2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董事会治理风险的相关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| 第25-33页 |
·公司治理相关理论依据 | 第25-29页 |
·委托──代理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现代管家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环境依赖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经理层的霸权理论 | 第28-29页 |
·风险管理与控制理论 | 第29-30页 |
·董事会治理风险概念的界定 | 第30-31页 |
·董事会治理风险的衡量 | 第31-3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董事会治理风险实证研究的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| 第33-41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33-36页 |
·董事会规模与董事会治理风险 | 第33页 |
·两职状态与董事会治理风险 | 第33-34页 |
·独立董事比例与董事会治理风险 | 第34页 |
·四大委员会设置与董事会治理风险 | 第34-35页 |
·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董事会治理风险 | 第35-36页 |
·董事持股与董事会治理风险 | 第36页 |
·变量选取与变量定义 | 第36-39页 |
·被解释变量 | 第36-37页 |
·解释变量 | 第37-38页 |
·控制变量 | 第38-39页 |
·董事会治理风险研究的理论模型 | 第39-40页 |
·基本模型 | 第39-4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41-52页 |
·样本选取与初步描述 | 第41-46页 |
·样本选取 | 第41-44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46-52页 |
·相关性分析 | 第46页 |
·方差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logistic回归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多元回归分析 | 第49-52页 |
第6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2-56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2-54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54-55页 |
·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