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水土保持论文

华南红壤丘陵区崩岗发育的环境背景与侵蚀机理研究

致谢第1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概述第12-16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区崩岗侵蚀状况第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-16页
第二章 崩岗研究综述第16-32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6-29页
     ·崩岗形态、发育与分类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崩岗侵蚀机理研究第18-28页
     ·崩岗治理措施研究第28-29页
   ·研究成果评述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研究主体的时空分布第29页
     ·研究手段的学科整合第29页
     ·区域尺度的大小结合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治理措施的综合创新第30页
   ·讨论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外文文献的稀缺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研究主题的宽泛性第31页
     ·研究手段的局限性第31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的守旧性第31页
     ·治理措施的单一性第31-32页
第三章 崩岗侵蚀阶段发育与形态研究第32-3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2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与内容第32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32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域概况第3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2-37页
     ·崩岗侵蚀的阶段发育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崩岗的形态特征与类型第35-37页
   ·结论与建议第37-39页
第四章 气候因素对崩岗侵蚀影响的研究第39-52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与内容第3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概况第41页
   ·结果及分析第41-50页
     ·降雨分配第41-43页
     ·降雨动能及产沙第43-47页
     ·降雨侵蚀力简便求算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华南崩岗省区降雨量态势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热量因子对崩岗侵蚀的影响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·结论与建议第50-52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50-51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51-52页
第五章 地质地貌因素对崩岗侵蚀影响的分析评价第52-6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与内容第52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5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2-62页
     ·地质因素及其对崩岗侵蚀的影响第52-57页
     ·地貌特征对崩岗侵蚀的影响第57-62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62-63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62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62-63页
第六章 土壤与母质对崩岗侵蚀影响的研究第63-98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方法第63-70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与目标第63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域概况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指标及测定方法第64-7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0-96页
     ·土体的状态与粒径组成第70-73页
     ·土体抗剪强度第73-77页
     ·土体水理特性和湿化特性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 ·花岗岩风化壳土体孔隙特征及渗透性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  ·土体粘土矿物第83-85页
     ·土体有机质及阳离子交换特性第85-87页
     ·土体倍半氧化物活性第87-89页
     ·土体理化指标间相关性分析第89-92页
     ·花岗岩土体物理性质与抗剪强度相关性分析第92-94页
     ·用常规土壤物理参数确定土壤抗剪强度参数模型方法第94-96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96-98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96-97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97-98页
第七章 崩岗侵蚀区的植被背景及分析第98-111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方法第98-101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与目标第98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植被概况第98页
     ·野外调查与研究方法第98-10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101-109页
     ·严重侵蚀地植被的主要特征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严重侵蚀地草本植物群落的分类第102-107页
     ·侵蚀地植被的演替和恢复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植被恢复过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第108-109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110-111页
第八章 崩岗侵蚀的调查与评估研究第111-118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-114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111页
     ·研究区域概况第1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11-11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·崩岗侵蚀程度分析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·崩岗侵蚀强度特征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崩岗侵蚀图第116页
   ·结论与建议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·结论第116页
     ·讨论及建议第116-118页
第九章 崩岗侵蚀综合治理的实践、思考与建议第118-127页
   ·崩岗侵蚀综合治理的实践与评估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·崩岗侵蚀防治的成就与存在问题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崩岗治理的实践与成效评估第119-120页
   ·崩岗侵蚀治理综合措施体系的设计原则及构架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·综合措施的设计原则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·崩岗侵蚀防治措施体系构架第122页
   ·崩岗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设计与创新第122-127页
     ·崩岗治理的植被措施系统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·崩岗治理的工程措施系统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·崩岗治理的农业生态工程第124页
     ·崩岗治理的保障性措施系统第124-127页
参考文献第127-134页
附图第134-137页
详细摘要第137-142页
Abstract第142-146页

论文共1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药精确施用机械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
下一篇: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