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4页 |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1 前言 | 第8-9页 |
| 2 文献综述 | 第9-20页 |
| ·纸浆中的半纤维素 | 第9页 |
| ·纸浆生物漂白的几种酶系 | 第9-15页 |
| ·木聚糖酶 | 第10-12页 |
| ·漆酶 | 第12-13页 |
| ·锰过氧化物酶 | 第13-14页 |
| ·木素过氧化物酶 | 第14-15页 |
| ·木聚糖酶辅助漂白的影响因素 | 第15-16页 |
| ·反应温度 | 第15-16页 |
| ·反应pH 值 | 第16页 |
| ·酶用量 | 第16页 |
| ·酶反应时间 | 第16页 |
| ·纸浆浓度 | 第16页 |
| ·木聚糖酶辅助漂白机理 | 第16-18页 |
| ·生物漂白用木聚糖酶的选择 | 第18页 |
| ·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| 第18-19页 |
| ·木聚糖酶辅助漂白的发展趋势 | 第19-20页 |
| 3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7页 |
| ·木聚糖酶 | 第20-21页 |
| ·木聚糖酶来源 | 第20页 |
| ·木聚糖酶活力测定 | 第20-21页 |
| ·木聚糖酶AU-PE89 酶学性质研究 | 第21-22页 |
| ·最适反应pH 值 | 第21页 |
| ·酸碱稳定性 | 第21页 |
| ·最适反应温度 | 第21页 |
| ·热稳定性 | 第21页 |
| ·动力学性质 | 第21-22页 |
| ·麦草浆木聚糖酶辅助漂白 | 第22-24页 |
| ·纸浆原料 | 第22页 |
| ·纸浆木聚糖酶预处理 | 第22页 |
| ·麦草浆CEH 三段漂白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麦草浆木聚糖酶预处理及CEH 三段连续漂白工艺参数 | 第23-24页 |
| ·纸页抄造 | 第24页 |
| ·浆料分析与纸性检测 | 第24-27页 |
| ·氯水与漂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| 第24页 |
| ·纸浆水分含量的测定 | 第24-25页 |
| ·纸浆白度的测定 | 第25页 |
| ·纸浆卡伯值的测定 | 第25页 |
| ·撕裂指数的测定 | 第25页 |
| ·抗张强度的测定 | 第25页 |
| ·纸浆返黄值的测定 | 第25页 |
| ·耐破指数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| ·纤维表面扫描电镜 | 第26页 |
| ·木聚糖酶解液紫外扫描 | 第26-27页 |
| 4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61页 |
| ·木聚糖酶AU-PE89 酶学性质的研究 | 第27-32页 |
| ·最适pH 值及酸碱稳定性 | 第27-28页 |
| ·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 | 第28-30页 |
| ·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| 第30-31页 |
| 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·麦草浆木聚糖酶AU-PE89 辅助漂白 | 第32-48页 |
| ·木聚糖酶AU-PE89 不同处理段漂白流程比较 | 第32-33页 |
| ·pH 值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| ·酶用量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| ·预处理时间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| ·预处理温度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木聚糖酶AU-PE89 降低氯化段有效氯用量 | 第41-43页 |
| ·木聚糖酶AU-PE89 降解产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扫描电镜观察木聚糖酶解浆纤维表面结构分析 | 第45-46页 |
| ·小结 | 第46-48页 |
| ·重组木聚糖酶XYN II 预处理对麦草浆CEH 漂白的影响 | 第48-53页 |
| ·木聚糖酶XYN II 预处理对CEH 漂白过程中氯用量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木聚糖酶XYN II 酶用量对CEH 三段漂白效果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| 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·里氏木霉木聚糖酶辅助麦草浆漂白工厂中间试验 | 第53-57页 |
| ·木聚糖酶辅助CEH 漂白工厂中间试验流程 | 第53页 |
| ·木聚糖酶辅助CEH 漂白纸浆白度的变化 | 第53-55页 |
| ·木聚糖酶辅助CEH 漂白纸浆物理性能的变化 | 第55-56页 |
| ·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·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麦草NaOH-AQ 浆漂白的影响 | 第57-61页 |
| ·后续漂白化学品用量对漂后纸浆白度和卡伯值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| ·后续漂白化学品用量对漂后纸浆返黄值与返黄改善率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| 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| 5 总结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69-71页 |